第一卷,年少当挚云 第三章,人间处处是少年

    第一卷,年少当挚云 第三章,人间处处是少年 (第3/3页)

城的四个方位,合称天齐四院。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无数年来,世上的所有事情都有改变,但唯有修行不变。这世上有很多的学问,百家争鸣各指一方,自然需要有一个标准,来分出孰强孰弱。

    文举和武举很大程度上,是朝廷给予平民子弟一次鲤鱼跳龙门的机会,没有地域限制,没有严苛要求,无论你来自大虞的哪座州郡,甚至并非大虞之人,都可以参加。而对于修行者而言,同样也有一场类似这样的比试。

    天府五洲,少年天才齐聚一处,互相争名,好不精彩,好不热闹。

    大唐时期的朝阳比便是如此,然而唐皇消失人间,大唐失其鹿,群雄逐鹿数十年,朝阳比也便不复存在了。

    如今新朝大虞坐拥中洲半数江山,便也成为了如今最有能力也最具权威的东道主。

    如此,便有了潜龙试。

    多少小鱼优哉游哉碧水中,一场争渡为求鱼龙变,人间复见龙门,紫金白磷争相跃。

    ..........

    三年文举,五年武举,而潜龙试就在这两者相遇的第二年。

    数十年来,天下强者有半数出自潜龙试,就连当今大陆上的那几位被称为最有希望的年轻人,也都有过参加潜龙试的经历。众所周知:大虞文武七斌中的四人,北州雪原的两位公子,东洲的那几位逍遥散人,每一个拿出来,都是当今的大物。

    当然那都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如今人们关心的是,明年的潜龙试会有谁来参加?

    剑宗封山已有十六年,那么这次会不会因此开山?如果西门夜出山来此,道门的天宇呢?雪山宗新一代的领头人是谁?西洲的佛宗弟子还会来永安城吗?落雪楼的乔姑娘会不会提前出楼?除了这些,永安城的人最关心的是,天齐四院会不会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天才。

    白久并未想那么多,从陈家出发之前,陈老太爷说过,如果真的要选,清风院是最为不错的选择。因为那里读书人多,修行者少,更像是一座书院。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些事情要做。

    ……

    永安城的城民豪放,却也不失文雅。大街上随处可见佩剑而行的年轻人,青衫长剑看着好似不出尘的年轻剑客。然而街上一旦有杂耍的,他也会跑过去观看,并且拍手叫好。

    女子们的装扮花样繁多,比之西凤城,看着要更新颖一些,淡妆、浓妆、清纯,妩媚。如今已经秋季过半,天气已是微寒,但还有女子穿的很是清爽,胸口的那片白嫩,煞是引人注意。

    街道上的人多的乱杂,蛮人们豪迈的裸露着自己的胸肌,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衣衫上留着白印的北燕国人,在这灯红酒绿的地方驻足观望,掩饰不住的是内心的兴奋。离阳商人的交谈声,东洲帮派的聚集呐喊声,以及宅院内传来的丝丝竹声。

    全世界的富贵与风流都好似聚集在了这里,这便是永安。历史与文化,现代与实力。嘈杂声与竹笛声的对比,刀剑的锋利与美人温柔的呼应。

    白久背着行囊在这人群中穿梭着,感觉好生的眼花,不时的停留观望一下。只是他身上的破旧的白衫和沾满泥土的布鞋,在这繁华的地方显的格格不入。

    城中的客栈很多,但是这几日人也很多,他找了很久才找到一个适合的。

    夜深,少年倚在窗头,望着星空怔怔出神。他在将脑袋中看到的长安城与书中写到的重合在一起。

    打更的从楼下经过,锣声惊醒少年梦。他望着夜幕下的永安,胸中有书生意气,眼中有明媚光辉。

    时光似箭如流星,进京赶考求功名。

    心中所念,久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