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年少当挚云 第五章,书院与少女

    第一卷,年少当挚云 第五章,书院与少女 (第2/3页)

出一部分进入石头中。握住石头的人真气越充沛,神识越强大,石头就会越亮。久而久之,人们分析出了一套规律,可以从石头的明亮程度,来判断人的实力程度。

    清风院不注重修行,但也不是说没有修行的人。这位老先生,坐的很靠一边,领头的年轻人也是说可以去试试,也没有说必须去。

    所以大部分人选择了不去,只有少部分的走了过去。

    一名年轻人握住了石头,并没有反应。另一个上前,石头漏出微弱的光芒。不时的有人伸手,石头或明或暗,但没有一个足以吸引那位老先生,老先生只是不时地抬抬头,喝口茶水。

    不是这位老先生不在乎,而是这些都太过平常了,清风院本来就是文诌诌的书院,修行者很少,而那些年轻的修行天才更是少之又少,比之别的学院根本就是天差之别。来来去去都是那些,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事。

    这些东西,还不如看书来的实在。

    人类的修行讲究的是明悟与开窍,从最基本的感受天地气息,到往后的融自身修成真气,这需要的不是努力,而是明悟与天分。

    人丹田存有气海一说,明悟的最基本表示就是凝天地气息游走全身,就如洗澡一般,不过这洗的是体内,开心智,凝气海,最终化作真气存守丹田,这便是修行的第一步-凝气。

    清风院不注重修行,对于新生而言修行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对于老生来说,学院是鼓励修行的,最起码你要过修行的第一层也就是凝气。

    因为凝气不单单是身体上的强化,最重要的对于心智的开阔。明悟开窍,大幅度的提升记忆力和分析能力,如此一目十行并非只是个笑话。

    这世上,书籍的数量有万载不止,清风院有着永安城最大的书楼。大道三千,笔墨书籍也是传承大道的一种,要在这种文海中驰骋,没有坚定的心智,很容易迷失在里面,被文墨的海浪碎了心智,最终成为呆子,百无一用。

    从这些方面来讲,清风院的要求是有一定道理的,凝气的成功对于读书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书生养的不就是一口气吗?

    白久读书十几载,并没有去修行,也就是说没有过最基本的凝气,所以他也没有去试。

    陆陆续续的有人去试,直到白久将要远离那位老先生时,那块石头也没有闪出特别亮的光芒。

    可以看出,那位领头的年轻人有些失落。从清晨到此时,已有不下百人握过那块石头,但是那些光亮都太微弱了。清风院难道只能是一些书生吗?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如此时,一道及亮的光芒忽然从他们的身后升起。

    院内那棵落了一半枫树,忽然变的异常的火红。淇水的河面印着这道光芒,明媚如画般美丽。微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