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山外青山 第二章,西北狼烟

    第三卷,山外青山 第二章,西北狼烟 (第2/3页)

余都是茫茫的戈壁滩,非常荒凉。当然这里本来就是人烟稀少的地方,而且自从大唐改朝大虞,贺兰山外数百里的草原割让给了西离,这里也变成了未来的第一战场!

    但是无论局势再如何,贺兰山以西,怀阳关外,永远都是是非之地,兵家必争之所,但也是极难分出胜负的地方。

    西离再如何主动,也要在绵延数百里的草原中扎宅,然后向着贺兰山进攻,怀阳关与远卫城是必须突破的关口。如若不然,便要绕过贺兰山脉,长途跋涉,从极西北处的北辽而来,而那个地方已经临近极北雪原,同样有关口镇守。

    大虞想要举兵讨伐离阳,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怀阳关就如一个相对的葫芦口,也同样如一道天然的长城,挡下了两国之纷争。

    这也是为何,大唐在国乱四起的情况下,西离依旧无法举兵南下,当时的大唐第一名将陈程就是在背后无援的情况下,硬扛着草原骑兵,虽然最后身死在西离国师广安真人的谋划下,但依旧守下了国门!

    如今的坏阳关镇守很是特殊,因为他并非前朝名将或者大虞六位神将之一,而是当今的大虞大皇子方昂。

    大虞立国已经百年,皇帝陛下登基新立年号,已有二十三年的时间,大虞没有太子,而皇帝又只有两个孩子。二皇子从小不会修行,便在皇宫中读书。大皇子方昂从十六开始便远赴边疆,如今刚好二十二岁,已在怀阳关磨练六年之久。

    风起关外,这里屹然已经秋意深沉,在北燕主动向拥雪关发动进攻的一个月后,这里的局面也变的更加紧张,而且血腥,往日百里不见人影的草原上到处都是烟尘,无法算计数量的骑兵彼此冲杀着,遥远的天空上更是有无数奇异的猛禽在高空对峙,就像是天罚。

    震天的喊杀声里,双方的骑兵如洪流般对撞,血水与气浪宛若无数的花朵一般溅开,在短暂的时间里,便有无数西离铁骑倒下死去,同样的西离的草原劲旅骑兵也被早以设在草原中的阵法所伤,转眼之间便化为了无数血块。

    就算彼此的立场不同,大虞与西离的的鲜血却是同样的红色,人类的血洒在青色的草原上逐渐变的极为鲜明。然后随着死去的生物越来越多,那些鲜明也逐渐变成了浓稠,那些红色也逐渐化为了黑色,那些尸体堆叠在一起,无论是壮丽还是丑陋,也就此无法分开。

    死去的人无法分离,活着的人更是如此。双方的军队从撞击在一起,然后融合,再也无法分清彼此,变成了一片黑色的浪潮。青色已然不见,辽阔的草原被完全覆盖,在如此高密度,高强度的激烈战场上,是不是便有数到光芒闪动,然后发生激烈的爆鸣。

    那是术法,道法,法宝所产生的效果,不时有修行者冲天而起,在黑色的浪潮上杀出一片缺口,然后转瞬之间便覆盖,再也无法看到。

    能够看到的是更高天空中的浪潮,那是净观修行者的手段。每一处激浪而起,然后化作无数纯净的光芒,仿若流光雨落入人间,那是修行真气散去,重新化为天地之气的征兆,也就是一位净观强者身死的征兆。

    战争拼的不是单独的修行者,而是军队的强大和谋略,即便此时大虞青云榜中人齐至又或者是西离江湖强者的加入,这些对于战争都没有任何的意义,除非此时能有一位入逍遥境的人间大乘者,在敌人的后方施展神通,然后自曝而死,或者会有逆转战场的机会。

    然而这种逆转是不可能的,如若真的有那么简单,那也不会有大唐失其鹿群雄,进而群雄逐鹿的乱世了。

    战争是公平的,它的胜利与否取决于战场上的每一个人,当然这里的人存在的意义是有所不同的。其中将军不仅仅只是杀伐最盛者,还是那个最能带动气氛的人,或者说是军魂集中者。

    比如此时在坏阳关外,骑兵交替中不停挥刀的那个男人,只要有他身处战场不断杀敌,大虞的军队再如何惨烈也不会心生退意,战意只会越发的高涨。

    问题在于,战场上冲击的军人们,无论是大虞的军队还是离阳的军队都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