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你们自己去长安

    第二十章 你们自己去长安 (第2/3页)

去啊。老身愿一同前往,看住他们。”

    庞萌发愁怎样说服徐妪,徐妪自己有了主意,大喜过望,连声道:“好的,好的,这事就这么定了,有劳徐婆婆了。”

    一件千难万难的事总算说明白了,以后就听天由命。

    庞萌心下轻松,招呼大家坐下,摊开一幅帛图,指着说道:“朔方至长安可走上郡道,一千八百里。天气也开始凉爽了,正好走路。我算过,以往狱役押送,日行五十里,则需三十六日,我便再宽限一些日子,限期四十五日,必然可以走到长安。若以车马、舟船代步,则用时更短。今日八月初一,我们约定九月十五日午正之时,在长安廷尉府正门前集结归案。可听明白?”

    众人连连点头,唯有宋伯和徐妪面露难色,宋伯嗫嚅道:“此行千余里,一路食宿,恐怕也非易事。”

    庞萌料想他们从未出过远门,所以有此担心,便安慰道:“从这里去长安走的均是官道,数十里即有驿站,你就也不必担忧。”又想了一下,对众人说道:“你们先行一步,我将那件要紧的事办好后,就会赶过来的,必定在九月十五日前到长安,与你们相会”。

    马上就可出狱,众人也是很兴奋,交头接耳议论着。

    庞萌缓缓扫视一遍,表情严肃地说道:“我此番纵囚,是冒着天大的干系,你们中间若有人潜逃或误期,我也将连坐。不过,天网恢恢,负罪之人,能逃到哪里去?若一时糊涂,不但自身难保,还将连累大家。”又提高嗓音:“案宗文书已传递到廷尉府。所以人犯不可少,日期不可误。大家听明白了吗?”

    众人异口同声答道听明白了。

    庞萌站了起来,众人也跟着一起站起,他将一块块写有姓名和去廷尉府归案日期的木牍符传分给大家,说拿着这块符传,遇关隘可过关,遇驿站可得食宿。众人仔细收好。

    庞萌又指着墙角堆着的钱囊,说道,“这是郡府发放的押送人犯的盘缠,我也分给你们,按每人每日五文计,每人二百二十五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