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章 第二章学业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十四章 第二章学业 (第1/3页)

    荷花呢?是一个十分懂事又十分勤快又十分精明的小女孩,她为了让王忠于能够有书可读就不断打听什么东西可以换钱,她总会东打听西打听,而且打听得非常祥细,春上掏半夏,麦冬,夏天采集猫皮(一种植物皮),秋天捡油桐籽,木卷籽,木橡籽(那时用来烤酒的原料)。半夏,麦冬(它们都是常用的中药材),然后打听怎么加工,怎么出售,到什么地方出售,那时收购这些东西都是供销社。加工半夏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掏来的新鲜半夏要放入小量熟石灰,半夏是有轻微毒性的,长时间搓洗,手带麻痒。搅拌均匀后冲洗搓洗,把半夏外皮去掉干净。搓洗也挺讲究的,用力要恰到好处:力道过大容易把半夏弄坏;力道过小,又去不了皮,影响质量。冲洗干净后直接把它用火或者太阳爆晒干。

    这些药材的加工来说相应麦冬要简单得多,只要把它的根掏出来,把根上的颗粒折下来洗干净,然后晒干就行了,可麦冬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间,采收也不是很容易的。这些东西只要有足够干就可以出售了,正常的质量好的是颗粒大小均匀白色的;当她知道供销社收猫皮(一种用来糙纸用的原材料),而且价格还贵。可是要采集它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为了帮忠于,在她本就天不怕地不怕的天生性格又多增添了一份勇敢。她每天一放学就背上背篓上山,爬峭壁采集,然后采回来的猫鸡再扒皮,把扒下来皮第二天凉晒干,最后打包拿去供销社卖掉。

    一到秋天她就更加繁忙,因为很多东西都秋天采收,所以荷花就要抓住秋天的机会,比如可以去捡人们掉在地上的油桐果,把捡回来的油桐果堆放在一起来等待外皮烂掉后,然后再把里面的籽弄出来烘干,干后就拿去炸油房卖,油房的师父用它来炸出来桐油是工业品(广范用在工业上);同时又可以捡木卷籽,然后把木卷籽卖到炸油房,木卷籽也是工业品(木卷籽那时主用于制作肥皂),同时还是食用油(当作食用油时要小心,此油具有轻微毒性),做食用油时要特别小心,熬油必须要熬到油泡一点没有,才可以下菜,不然吃了容易拉肚子;可王忠于家是这种油都吃不上的,一年没沾上几顿油星,唯独只有过春节才有这样的高当享受。木橡籽是烤酒原材料。就这样荷花终于筹足了王忠于和自己上学的所有费用。

    那时的学费一二年级两元五角,三四五年级才三元八角,就是初中也只有七八元,没有六年级。但除了学费还得需要家庭作业本,晚上要学习还得照明,王忠于家又没有钱买煤油,他家晚上一直没照亮过,到晚上全家人都卷缩在很破的被窝里。通常都是需要时用稻草把,或者向日葵枝干,或者其它的,反正只要是基本可以能照亮的都用,这些东西都只是用来照顾母亲用,至于煤油就没有了。那时的学校都要搞勤工俭学,使他俩知道了油桐籽,木卷籽可以卖钱,于是,荷花除了上学就去拾。

    王忠于也除了把母亲照顾后一有空闲时间也去拾。反正他们俩随时都在寻找机会挣钱,哪怕是几分钟他们也不会放过的,然后把拾得这些东西拿去卖掉。这样可以解决一些小的问题,多余的用在其它地方。

    比如买几颗大针小针,买几串线,那时的大针两分钱一颗,小针一分钱两颗,蓝线白线一角一串。买这些补补衣裳裤子,大针一般用补被子大型东西。那时人们身上衣服不知打了多少补丁,一件衣服穿了又穿,补了又补。加之洗料又缺,一块肥皂是卖不起的,这就使涩子(附在人身上的吸血的一种小动物),跳蚤(也是一种吸血小动物,它能跳跃)和臭虫这些寄身虫,更具有毒性,把人身上的血吸了之后,不但痒,而且起很大疹子,还容易感染,而且这臭虫也能飞,很难捉作。

    有机可乘,好躲藏。由于各种原因条件,导致王忠于家的各种寄身虫特别多,加之又没有人打理和经常洗理,王忠于家里就更是这些寄身虫光临的乐园。这也是给他人生道路上的一种铺垫和启迪。为以后的生活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和精神的后盾。长期的生活自强不息,使荷花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为后来的人生准备特有的条件,这不就是逆境出人才,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吧!

    第一学期当然顺利上学了也算过去了,那第二学期,还有以后呢?还有王忠于的母亲的病也越来越重,更需要人照顾,这些问题每时每刻都在荷花的心里纠结。荷花她没有考虑自家的事,当然自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