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内阁制度

    第十六章 内阁制度 (第2/3页)

计策简直是真知灼见!

    一念及此,朱元璋不由得又看了一眼朱英。

    这小子不就是在外面散养了些年头吗?

    咋变得如此厉害了?

    咱老朱家各个都是人才啊!

    岂料朱元璋正准备夸夸朱英,朱英却是摇头晃脑的叹息起来。

    “这内阁虽好,却也有缺陷。”

    朱元璋一愣,当即追问道:“内阁还有缺陷?啥缺陷?”

    朱元璋是典型的处女座人格,凡事都追求完美。

    自大建立了大明以来,朱元璋定下的制度不计其数,大到国家方针,小到百姓的吃喝拉撒,他是啥都要一把抓。

    原本觉得这个内阁制度已经完美无缺了,转身就要回去实施,岂料这念头刚冒出来,朱英竟然就说这内阁制度也有缺陷。

    这个缺陷要是不能弥补的话,朱元璋怕是觉都睡不安稳了。

    “皇帝若是处理不当,内阁便会演变成另外一种存在的相权了。”

    朱英看了看眼前三个洗耳恭听的认,笑着回到。

    “内阁会变成另外一种存在的相权?”

    “此话当真?”

    三个人几乎异口同声的追问起来。

    在这三个人的心中,内阁这种制度完全就是类似幕僚的存在,是不可能演变成相权的。

    “自然当真!”

    只要指了指墙壁上内阁两个大字,继续解释起来。

    “内阁的权力是大还是小,完全取决于皇帝陛下的能力大小。”

    “若是皇帝陛下不偷懒,勤政强势,这些内阁成员即便本事通天,也只能乖乖的当皇帝的狗腿子。”

    “若思皇帝陛下生性懒惰,玩忽职守,那么皇权就会旁落到内阁成员的手中。”

    “一旦接连出现两个这种懒惰的皇帝,假以时日,文武百官心中这内阁跟宰相也就没什么区别了,首富也就成了宰相了。”

    “到时候皇帝陛下想要收回皇权,怕是就难上加难了。”

    朱英一边解释着,一边想着历史上内阁的出现。

    最早是在永乐年间,但那个时候朱棣朱老四十分强势,文能喷夫子,武能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