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卷2:朱先进的困惑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1980卷2:朱先进的困惑 (第1/3页)

    人性总是如此经不起诱惑的。虽然朱先进这么想,虽然他是山沟里来的,他也有过闪念,也有过徘徊,也想过离开这山旮旯的冲动。

    陈灿一死,仿佛点燃了他心中那缕久违的火种,离开二字,在他的脑子里时时游荡,阴魂不散似的,久久不肯离去。

    是啊!当年来厂时,光荣与梦想,组织上严格审查,只有优秀可靠的人员来的才能来,现在似乎没人管了。

    来厂时组织上领着走的前门,现在却要走后门离开。厂里讲管不了,到省轻工业局更是无人理,上访还成了错误。这是什么道理啊?只有鞋山湖的风,多情的带走了他心中的怨气,令他心中得到片刻的舒坦和安宁。

    路上的石头,虽然被风化了外貌,却依然保持着棱角分明的皱褶。即便被行人踩得光滑的部分,也是坑坑洼洼密密麻麻,却也井然有序,像一张麻子脸,除了沧桑感,却也挑不出任何毛病。但你一定会感觉到那张脸上肯定会云集着风风雨雨的故事。

    山鸟的叫声很绵很绵、清丽鲜活,因为山高林深,这一声声鸟叫,倒像林黛玉的哭声,给人无限伤情。

    这个地方叫黄泥嘴,前面是鞋山湖,博大宽阔,一望无际,给人无限幻想。背面是高山密林,幽深诡秘,令人心生敬畏。

    朱先进在黄泥嘴湖岸边徘徊了很久,他的心情像这湖里的浪花,一波一波的,起起落落,无限伤感,来到鞋山湖纺织厂十多年了,虽然自己努力奋斗,也做了个管理人员,但在这“三线企业”,实在难于看到出头的日子。

    自己本来早就想走了,但胡厂长总是极力挽留,总说自己是个好苗子,要极力栽培,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培养自己入党,送自己去大厂培训。

    《鞋山湖晚报》曾经还为自己写了个专访《鞋山湖里的“王进喜”》,自己想走也开不了口,组织上也不会批准。

    这样一想,他的心又像这山一样沉稳而坚定,仿佛命中注定自己就得像这山一样,只给在这片土地上默默无闻地渡过,但自己的心却像这一片湖水,日夜澎湃,这日子还真的有点纠结。

    此时山上的映山红开了,零零星星的,在树林里若隐若现,虽然很小,却也格外醒目,让人眼睛灿然。

    朱先进望着映山红,有点走神,此时,一种莫名的想法爬上他的心头,他感觉自己的一生,也许就像这映山红一样,虽然也能鲜艳一时,却无法长成参天大树,甚至在在无情的风雨中化为泥尘。

    山风随意而来,随意而去,朱先进心想“质本洁来还洁去”,映红山也是不错的果报,他又要面对眼前的路,却是鞋山湖一样,一片碧波茫茫。

    留下来,这样一个百十来人的小厂,混个山大王而已,终也是“阳沟里的鲫鱼婆,见不得大湖河”的高潮。说实在的他心里有些不甘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拨乱反正后,党中央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现在说是说全国都在改革开放,但内地都是“长虫吃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