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3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第1/3页)

    原来叫住雨村的,竟是当初一同和他被罢官的同僚,家正在这里,所以遇上(古时候人类少,所以总能遇上),告诉他说:“大好事了,现在朝里要起用咱们这些旧官员了。”贾雨村当然大喜,于是忙忙地叙了几句,就匆匆告别。临走,冷子兴还嘱咐他呢,让他向东家林如海大官央求,求他去引荐告知一下都城中的贾政。要知道,虽然是起用,但是不托托关系,还是轮不到的。贾雨村连忙醒悟,觉得这个主意好。于是回到住处,又找来报纸(邸报)看了,证实这个消息不错。

    次日,贾雨村向林如海说了自己的意思。林如海说:“真是凑巧,我的贱妻去世了,她老家的我的老岳母,觉得我的小女无人照应教育,就派船来接。正好你也要去京都,我这就给我的妻兄写封信,托他周全佐办。你在我这儿教书,启蒙我小孩的恩情我还没报呢,路上的费用都我给你出,您不用多费心啦。”

    贾雨村告谢,然后准备出行。那女学生黛玉,病也刚刚好,本是不愿意去的,但是她爸爸觉得自己不会带孩子,还是去姥姥家好吧,我还要留下干革命工作呢,反正我不会再续娶的。黛玉听了,方才洒泪拜别,跟着伺候人,一起上了船。男女有别,贾雨村坐另一个小船,尾随着前行。

    若干时日之后,到了京都,贾雨村先到了荣国府门下拿着名片去投拜。贾政这时候已经看了林如海的推荐信——贾政是贾母的二孩子,最喜欢读书,也喜欢读书人,当时(明朝)已经有了邮政系统,但是专给大官们互相发信,林如海当官不用白不用,所以这信到的竟比贾雨村还早。贾政忙把贾雨村请入相见,一看模样是个奇伟的东北才子,说话也不俗,就更愿意帮忙了。于是竭力暗中协助,不久使贾雨村谋得了一个应天府的知府位子,后者高高兴兴去了。

    却说黛玉当日弃舟登岸时,渡口上已经有荣国府的小轿车(轿子)在等候了。黛玉上了轿,一看两边相随的几个三等女仆,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于是黛玉不敢乱说话,时时留心,以免被人耻笑了。进了城中,这京城果然不同凡响,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一般不容易轻易相遇了),具体就是我们的老北京。在城里走了半天,终于见到街北面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个挂有兽头含环的大门,门前坐着十来个衣冠华丽的人。但是正门却没开(留着国庆的时候才开),只有东西两个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上方大书:“敕造荣国府”(皇帝批准建造的)。从西角门进去。那轿夫走了一百多米,转弯前停下,退了出去。后面的婆子们(这些接站的)也从所乘的轿子上下来(仆人都坐轿),赶上来。这时候,另一般有衣有帽的小厮,抬起黛玉的轿子,众婆子随着,继续往里走。走啊走啊,东走西走,走到一处垂花门下,小厮们退出,婆子们扶着黛玉(得扶着,因为裹了脚,不好意思),进垂花门,两旁都是游廊,当中是穿行的空堂,当地立着一个紫檀木架子的大理石石屏(上面写着“实事求是”),绕过这石屏,看见三个厅,厅后面是正房大院。大院正面五间上房,都雕梁画柱,两旁游廊和厢房,都挂着各种鸟(这又是老北京的陋俗了,玩鸟)。正房是建在台子上的,台上几个穿红着绿的丫鬟,一见他们来了,连忙笑着迎上来,争着掀门帘子(叫门帘子太土,人家叫帘笼),喊说:“林姑娘到了。”

    黛玉刚刚一进房,就见两个人搀着一个鬓角银白(但是主要头发是黑的)的老太太迎上了,黛玉一想就知是贾母了(贾赦、贾政和自己妈妈贾敏的母亲)。不等黛玉下拜,老外祖母一把把她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地叫着大哭起来。那是啊,当然得是哭啊,老闺女黛玉妈妈贾敏死了嘛。黛玉也连忙哭个没够。最后众人慢慢像劝架似的把他们劝开了,方才止住了哭声。黛玉敛起衣服,趴下给外祖母下拜。

    外祖母随后拉起黛玉,向旁边一一指给她说:“这是你大舅母(贾赦的老婆,邢氏),这是你二舅母(贾政的老婆,王夫人),这个(最惨),是你亡故的贾珠大哥(贾政的大儿子,贾宝玉——行三的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学名李纨)。”

    黛玉向这些尊贵的人物一一拜见过。贾母又说:“请姑娘们也都过来,今天有远客来(从淮扬到北京来),可以不去上学了。”

    众人答应,于是去了两个。

    不一时,三个奶妈和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姐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微微丰满),身材合中,腮白得像荔枝,鼻子细腻得像肥皂,温柔沉默。第二个,削肩细腰(骨感美女了),长挑身材,鸭蛋脸,顾盼神飞,很有丰采。第三个,身量还小,岁数也还小。三个都是一样的妆扮,头上有钗,身上有环,穿着小袄(当时正是秋季)。不用说,分别就是迎春、探春、惜春了,分别是贾赦、贾政的孩子,还有同族宁国府贾珍的妹妹。黛玉连忙起身,互相见礼,然后一同坐了。

    丫鬟们斟上茶来,贾母又问闺女(林黛玉的妈妈)是如何得病,如何不行了,发丧得又高级不高级。说说得就又哭了,搂着黛玉,哭了半天。众人劝止。

    众人见黛玉虽然岁数小,但是举止言谈很不俗,身体面庞虽然怯弱似乎不胜衣服,但是别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道她有些气血不足之症。于是问黛玉平时吃什么药。黛玉罗里罗嗦说了好多,说打一会开始吃饭,就开始吃药了,从前还有个癞头和尚,要把她带走渡了去,最后说,吃人参养荣丸,有用。贾母说:“正好,以后我们给你配(配药)。”

    话音未落,就听外面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晚了,不曾远迎客人。”黛玉很奇怪,心想,这些人都憋着声音,恭恭敬敬,怎么有人敢这么无礼地笑啊。正想着,就见一群仆妇丫鬟拥着一个人从房门进来。这人打扮得与众姑娘不同,身上的彩绣辉煌好似神仙妃子:头上戴着一个金丝八宝攒珠的髻,插着一个朝阳五凤挂着珠子的钗,脖子上戴着赤金盘龙项圈,裙边系着豆绿色宫绦(这样走路就翩翩若飞了),裙子上压着两只对称的比目玫瑰玉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进口布料)的窄缝袄(窄的前后缝和腰缝,说明身材纤细),外面罩着五彩刻丝石青色银鼠皮做的大褂子,下穿翡翠撒花洋绉(又是进口的)裙。嗬,总之能让经常爱逛商场的女孩看的直流口水。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材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脸上含着笑不把威风露出来),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贾母笑着说:“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兼破落户,南方人所谓的辣子(辣妹子),你只管叫她凤辣子就是了。”黛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迎春他们赶紧告诉她叫“琏嫂子”就好。原来也就是(老大)贾赦的儿子贾链的媳妇,王熙凤。她同时是贾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