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第3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第2/3页)

的媳妇王氏夫人的侄女,跟王夫人都是在南方金陵长大的,所以是南方人所谓辣子,出嫁才到京都,她跟林黛玉有个共同点,就是打小都是当男孩儿养的,所以泼辣。黛玉连忙见礼,以嫂呼之。

    这贾赦的儿子贾链,和贾政的儿子贾珠(已死)、贾宝玉、探春,还有贾敏的女儿林黛玉,都是一个辈份的,所以黛玉喊她嫂子,琏嫂子,是没有错的了。贾赦、贾政、贾敏都是贾母的儿女。

    这熙凤拉着黛玉的手,说:“天下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我今儿(北京人儿话音)才算见着了。通身这样的气派,竟不像是老太君的外孙女,竟是个嫡系的孙女吧,怨不得老太君口头心头地一时不忘。”她一边说,边笑着。大家听了都哄笑着。王熙凤又拉着黛玉的手说:“妹妹几岁了?上过学吗?现在吃什么药?(又来了,怎么总问吃药。当时老北京人见面,可能就说,你吃药了吗?)”

    林黛玉说:“我六岁了,虚岁七岁!”——绝倒,折腾了这么半天,才六岁。不过当时的人口少,人的质量就好,人也就早慧,六七岁啥都明白了。“我通常在家,没上过学,都是吃人参养荣丸(做两次广告了)。”

    王熙凤又是一通问寒问暖,因为她比贾链能力强,贾链原是这一辈里长孙来的,所以帮着管家务,因为她能力强,所以现在她帮着管了。因此把黛玉一来,该生活上料理的,都一一问了,又吩咐了婆子们去扛行李什么的。这些行李是当时随着轿子后面的车送来的。

    说完,早已摆上茶果。王熙凤又趁机向贾政(老二,虽然是老二,但比糊涂的老大本事强,所以家里更是他挑大梁)的媳妇王夫人,也就是自己的姑姑,汇报了家庭情况,发工资的事。王夫人先问她:“工资都发完了没有?”她回说工资都发完了。王夫人又嘱咐说给你这林妹妹找绸缎裁衣服,王熙凤回说早就准备下了。

    众人把茶果都吃吃喝喝地弄了弄。贾母说:“任务还没有完成,你带着外甥女去见见俩舅舅吧。”贾赦的夫人邢氏忙起来,遂带了黛玉,去自己的家里,去见自己的老公,也就是林黛玉的舅舅贾赦。同行的还有贾政的夫人王氏。

    一帮人重新出去坐车——坐翠幄青(丝由)车,骡子拉着,出了西角门,去(老大)贾赦家。贾赦跟荣国府住在隔壁,其实是从荣国府扎出来的一部分院子,其中如何壮丽,就不用说了。不料贾赦说:“我最近身体不好(来那个了),见了姑娘徒然伤心,还是不见了吧。姑娘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不要外道。”林黛玉听了传话,连忙答应,心说,那就等他那个来完了,以后有机会再见吧。

    这个贾赦,就是一味什么都不管的,现在袭了父亲贾代善的官,是一等将军,但是估计他这样的身体,是从来没带过兵的。

    随后,黛玉又回到荣国府,在里边七绕八绕,绕到了(老二)贾政的住的大院落,这其实比刚才贾母住的那地方更轩昂壮丽,在大堂屋里,各种古董都不用说了,表达了主人的文学艺术的造诣之高。王夫人(贾政的媳妇),死活让她上炕。黛玉是南方人,对于上炕很不习惯,但是好在小孩柔韧性好,也就给使女托着爬上了炕,弯着坐了,挨着王夫人。

    王夫人却说:“你舅舅(贾政,老二)今天不巧,出门斋戒去了。只能改日再见了。我倒是有一句话要嘱咐你,就是你那三个姐妹,都是好好的。但是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天也随着他爸进庙还愿去了。等晚上他回来你就见到了。你以后啊,只是不要理睬他,你的这些姐妹们,都是不敢沾惹他的。”

    林黛玉于是陪着笑,也早闻此人之名,于是说:“您说的,是不是衔着玉所生的那个哥哥?我从前在家里就听母亲也说过了,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八岁!按冷子兴说是七八岁!这是彻底的幼儿园级的恋爱了),名字就唤宝玉,虽然特憨顽皮,却对姐妹最有情了。我自跟姐妹们在一起,跟哥哥兄弟们分别居住,不会招惹的。”

    王夫人笑说:“我这孩子啊,若这一日姐妹们跟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就生出无数事来。所以我嘱咐你不要理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又疯疯傻傻,总之不要信他。”

    对孩子真够严肃对待,冷静要求的。

    黛玉一一答应。这时候,丫鬟还报:“报,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

    于是又从大院子里一通乱走,其中经过王熙凤的家房,一起到了吃饭的贾母家大堂。贾母先吃,贾珠的媳妇(李纨)给她盛上米饭(来一碗儿米饭!),王熙凤给布置上筷子,王夫人则端着肉羹(邢夫人及贾赦那里,因为是在贾府的隔壁,所以单独开饭,不过来吃,这里也来不及给拿餐巾纸孝敬婆婆了)——媳妇多了就是好啊,一顿饭仨儿孙媳妇伺候着。

    黛玉、迎春、探春、惜春一帮人都近了贾母坐了(这三孩子,说不上学放假,但是也没得玩儿),旁边丫鬟端着拂尘、湿毛巾、小盂,伺候着。李纨、王熙凤这两个孙子的辈的媳妇立着给布菜。这家人家的规矩是,姑娘比儿媳妇地位高。大家吃饭非常安静,随后丫鬟捧上茶。而外间的仆妇丫鬟还有一大群,但是没有一个互相打闹和发手机短信玩儿的,忙着一声咳嗽也没有。

    这次捧上来的茶,却是漱口用的。漱完了,吐在小盂里了。然后才是正茶。随后,贾母命媳妇们告退,自己单和黛玉闲聊,旁边一边看着电视。贾母问黛玉念的什么书,黛玉说《四书》(这也是满高级的书,《论语》《孟子》什么的,大约是贾雨村教她的)。

    正说着呢,就听外边一阵脚步响(一个人从摩托车上下来了),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就见进来了一个青年公子(八岁!),头上戴着束发嵌金紫金冠(这也奇怪了,还没到成年加冠的时候啊,但据说紫金冠是小孩游戏戴的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好像唱摇滚的带的束发带),身穿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穗褂;登着青锻粉底小朝靴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脖子上套着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垂在胸前。

    贾母笑道:“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正看见了这个妹妹,料想必是林姑妈之女,于是忙来作揖。俩人互相见礼,重新坐下,贾宝玉再细看这个妹妹,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腮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看得宝玉发得痴了,慢慢笑着说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你看这不是疯话吗?贾母立刻更正他:“胡说,你怎么又会见过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