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15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2/3页)

在的小家族和老百姓,没有什么了。

    家乱,就导致政治乱(因为政治是被几个家族把持着的),又导致天下乱。在专制社会里,家族是它的大细胞。所以社会的专制,也反应在家族内的专制里。家族内的孝和社会上的忠,原也无差。现在社会已经不是专制社会和家族政治了,其实讲孝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走走得,大队人马就开始有走累了的。凤姐尿多,就禀告了邢夫人、王夫人等,自己带着自己的一干人和宝玉,离开队伍,到旁边一个村子里歇着。

    这个村子也倒了霉了,其中的男子都被赶尽,跑了出去。女的嘛,看见这帮贵人媳妇们,也不好。但是这村子的房子少,村女们无处回避,也只好任由她们在路上站着看着了。

    一干村姑、村婆、村女孩们,看见了凤姐、宝玉、秦钟这一干人的人品衣服,比看了戏还高兴,哪有不爱看的。纷纷抱着孩子看。

    也不能光说当官当地主的剥削百姓,这不,当官的就提供精神食粮给百姓们看呢吗?农民们提供物质食粮,当官的提供精神食粮——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没有哪个是农夫写的。各有分工不同罢了。

    凤姐于是去了茅厕。宝玉在外面玩,带着秦钟和一干小厮。这时候,农村的各种农具他都没见过,什么锹啊、镢啊、锄啊、犁啊,都觉得很神奇,不知干什么用的,也不知叫什么名。小厮在旁边给他一一解释。宝玉一看,弄出粮食来原来这么麻烦,我以为只是在厨房的粮袋子里长着罢了。于是说:“难怪古人诗上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原来有这么多倒程序啊。”

    其实,官们作诗也不容易的,从识字到做出诗来,也费很多程序的。更别说研究一个社会的政治形势和庄子那样研究人生活着和死了到底是不是一样没价值和没意义。

    闲话少说,这时候,宝玉又看见了一只纺车。宝玉对这个微型的摩天轮很感兴趣,问是干什么用的。小厮解释了。宝玉就坐上边,连拧再转地玩儿。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村丫头看他动了这个高科技的不动产,非常着急和生气,跑过来嚷:“不许动,别动坏了!”

    小厮们连忙拦喝这丫头。

    宝玉忙从车上下来,陪笑说:“不好意义,我没见过,所以来试试它。”

    那丫头说:“你们哪里会弄这个,站开了,我纺给你看。”

    丫头对于她们崇拜的大明星是很有主动的殷勤的,犹如粉丝为名人效劳。

    那秦钟就拉了宝玉的手笑道:“这个女孩大有意趣。”

    宝玉把他推开,笑说:“该死的,别乱说。再乱说,我就打啦!”

    那秦钟说的话,好不正经,大约就是这个女孩很有个性,很值得一泡。

    这时,那个女孩已经开始纺上了。宝玉正要再跟她罗唆几句,那边婆子喊:“二丫头,快过来(小心被强奸!)”那女孩就丢了纺车,一径直去了。

    宝玉很怅然,还有些话没说,觉得很无趣。好在这时候凤姐也终于尿完了,叫他俩过去。其实凤姐尿尿没那么慢。是尿完的事情慢。尿完了,洗了手,又换了衣服。凤姐叫摆上各种茶点小吃来,和宝玉等人吃过,便起身上车。

    那边村长在旁边立着,旺儿给他送上了赏钱。村长和一帮婆子都都来磕头谢恩。凤姐在车里并不在意,宝玉却往这帮人里看,看有没有那二丫头。结果没有。

    出了村子,在小路上,却见二丫头抱着她的小弟弟,同着几个小女孩有说有笑地在一边的路上走。那宝玉见了,恨不得立刻下了车去,跟着她们一起去。但是料定凤姐必然是不让的,于是只好目送着她们,直到走得看不见了。

    唉!这个情种啊。

    走了不远,跟上不部队。不久,到了铁槛寺,众僧接下。停灵寺中,咪咪麽麽地开始念咒,要念三天。送殡的公侯大官和官太太们,仁义已经尽至,也有吃了饭的,也有不吃的,纷纷告辞走了回城了。

    余下的就住下。但是凤姐不喜欢这个和尚太多的地方——上厕所不方便。于是旁边有一个水月庵——也叫馒头庵。古人有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意思是,最终还是得葬在土坟头里。所以原故事叙述者就说这旁边水月庵的馒头做的好吃,所以也叫馒头庵。铁槛寺,馒头庵,反应了原叙述者的老庄思想——大约归结人生的意义,是没有的。不论进仕途、走马将相,还是偎红依翠(红的是胖的,翠的是瘦的,宝钗啊,黛玉啊),最终都是土馒头。这是老庄思想,人生虚无的意思。

    凤姐到了水月庵,就在这里住下——这里是尼姑,比和尚安全。那净虚师太带着两个被她迫害的小徒弟——一个唤智善、一个唤智能,出来和凤姐、宝玉、秦钟三人厮见了。

    净虚随后陪着凤姐在总统套间里说话,那宝玉、秦钟就在殿上玩耍。这时候,小徒弟智能过来了。宝玉就笑着说:“能儿来了。”他是对秦钟说的。那秦钟却说:“理那东西做什么?”

    宝玉笑着说:“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那一日在老太太屋里,一个人儿也没有,你搂着她做什么?我都看见了,现在还装着哄我。”

    秦钟笑道:“哪有的事儿!”

    原来,这尼姑们,也是常到贾府走动的,这铁槛寺和水月庵,都是贾家出资修建的。

    宝玉说:“有没有我也不跟你争,你现在叫住她,叫她倒碗茶来给我吃,我就不说你们了。”

    秦钟说:“这又奇怪了,你自己叫她倒,她还敢不倒吗?还叫我。”

    宝玉说:“我叫她倒是无情意的,不如你叫她倒是有情意的。”

    秦钟只好说:“能儿,给倒碗茶来给我。”

    那智能儿其实满智能,如今已经懂了风月的道理(水月庵嘛,懂得也快),早看上了秦钟的人物风流,那秦钟也正爱她的妩媚光泽,俩人虽然还没发生那个,但是已经时刻准备着发生了——这个秦钟的确是情种来了(他爸爸是黄品源),来到贾府陪着宝玉上学,学到了就是怎么在学校里泡男生(打听“你们家里大人管你在外面交朋友不?”)以及在贾府里搂着尼姑玩儿。贾母找这样的妩媚的伴读小书童,真是实在太不会当奶奶了。

    (唉,还是找个太监跟着好!)

    如今智能儿见了秦钟,眉开眼笑,走去倒了碗茶,端来。秦钟笑着说:“给我。”宝玉叫道:“给我!”那智能儿抿着嘴笑:“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呵呵,可爱。)

    宝玉力气大,先抢到了,吃着差,方要问话,那智善——却是善的,在旁边喊智能去摆点心桌子。于是智能走开了,随后请他两个去吃水果点心。

    凤姐这时候在总统套房里,还正在和灭绝师太(净虚师太)闲聊,那身边只有几个心腹的小丫头了,师太终于忍不住了,说:“我正有一事,想求奶奶。”

    凤姐说:“什么事?”

    师太说:“阿弥托佛!(后面跟得却是很不阿弥托佛的事情。)我认识一个昌平县(原文长安县——故意造的***,原故事讲述者为了避免文字狱,故意把地名乱说)的张财主,她有个女儿叫张金哥(这财主给女儿起名字),来进香的时候,遇上了长安府知府(又是乱起的地名)的小舅子李衙内。那李衙内看上了,就要娶张金哥,不想那张金哥已经聘给了原长安守备(又是瞎叫的官名,大约是警察局长)的公子。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