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二进张门

    13、二进张门 (第3/3页)

”张妈说。

    “问我什么呀?我也不清楚!”这是实话,又是气话,他觉得二姐问得太多了点!

    “老弟,不问清楚不行啊,你不能糊里糊涂爱上一个人吧?”张萍欣是参谋长。参谋得了解情况。于是她又说:“老弟,赵,赵什么?”

    “赵金菊!”张妈插了一句。

    “赵金菊家有四个大人,将来老了,她一个人照顾得过来吗?你就跟着受罪吧!”

    “是呀!是呀!”张妈经女儿这么一提醒说:“他爹娘身体怎么样?”

    这一句话提醒了张平安,他见过她爹娘。娘还可以,好像他爹脚不方便,是个瘸子,至于她爷爷奶奶,只是普通老人,没发现什么。张平安把知道的看到的,全告诉了娘和二姐了。

    张萍欣一听说她爹脚有毛病就说:“啊!我明白了。可能是他爹身体有毛病,不能再生育了!”

    “不要乱猜,问清了再说!”张妈叫女儿不要乱猜,可偏偏被她猜中了。不过现在只是猜测,还是仍然不清的。

    张一富没参与他们的谈话,他只跟女婿黄细毛闲扯。黄细毛是女婿,只是半个儿。是家里人,也算是外人。外人一般不参与这种事。不吭声为上策。黄细毛用的就是上策。她们的谈话不对外,但是张一富、黄细毛都听清楚了。当张妈拿不定主意时,就开口点将了:“他爹,你也说句话吧!”

    张一富是个厚道人,说话比较稳重,一般不开口。儿子的事,由她娘管。可关键时,张妈还得问他,他是一家之主,地位极高。说话挺起作用的。

    “我听到了!”张一富说:“我觉得萍萍说的有道理,不了解对方情况,不要盲目谈,再了解了解吧!”他望了望黄细毛,意思是你也表个态吧!

    黄细毛本不打算吭声的,可岳父大人等他表态呢!再不说恐怕不好。那就说两句吧。

    “我觉得你们说的都对。目的是一个,为平安弟把把关,参谋参谋吧!”他好像是做总结报告似的说:“先说一件事,是我家邻居王老伯,萍萍是知道的。王老伯的老婆生了个儿子就生病去世了。老伯上还有父母双亲。生活实在艰难。为了儿子,他再也没有再娶。儿子王运奇就是祖母一手带大的。王运奇是大了,可不好找对象。家里到不是十分穷,主要的原因是他上有三个老人要伺候。人家女孩不愿意嫁给他呀。后来经人介绍还是找了个农村来的。女方家也穷。能嫁到镇上了来就感到不错了。生活比她家好,也过得惯。只是伺候三个老人,她有点吃不消,还是开溜了。王运奇也没有办法,只好守着三个老人过。老人身体好时还可以。只要一个人生病,就苦了!小病在家熬着,大病住医院就麻烦了。做饭,伺候病人,守夜值班。连个帮手,换班的都没有。”黄细毛环视了一下大家接着说:“刚才萍萍说了,赵什么上有四个老人,四个老人哪,不好伺候的!我只是就事说事,不是结论,供你们参考!”

    这个“供你们参考”,好像是帮张平安算了一笔帐。算账张平安的数学脑袋快得很。那是一比四,是呀,虽然不是上门女婿,但妻子家人老人病了,你总得关心吧!如果和赵金菊成了一家人,是两个人管四个人。工作若不在身边,自己不能全身投入。可妻子你不能不让她去照顾吧!若是俩人有了小孩,困难又增加了一层,妻子又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小孩,还不得累垮呀!若是加上自己的父母,又是两个。不就是:二比六(简比为一比三)?当然啰,自己的父母还有姐姐们帮管。可妻子这边就不一样了。说了这么多,其实在张平安的大脑中,只是一闪念的事。

    “听你们的意思,这对象是不能谈了。刚刚我们还交换了照片呢!你们说怎么办?”张平安只好问大家了。

    坐在桌子周围的爹、娘、姐及姐夫,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审视了一番。还是张萍欣开口:“我们的意思,没有说不能谈,是说要了解清楚了再说!”又看了下弟弟说:“赵金菊人长得确实不错,是个人见人爱的小美女。初次相见,我就觉得此人了不得。若是她时运好,将来肯定前途无量!”

    没有人做结论,也不可能做结论。婚姻大事不是儿戏。况且赵金菊长得如此漂亮。就像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拿是不好拿的,丢掉实在是舍不得。

    张家没有办法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