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毕业分配

    16、毕业分配 (第3/3页)

个姑娘说的,也显得太主动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她只是说愿意去乐平,并不是说要和张平安谈恋爱,更没有说是要嫁给他!有什么可害羞的!不过对张平安来说,确实是个好机会。

    “我代表乐平县人民欢迎你!”张平安他能代表吗?不过这是他的心声,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于是,张平安热情地给程凤娇介绍起他母校来。

    乐平县地处乐安江畔,属丘陵地区,可以说山青水秀,地杰人灵。有丰富的物产,有纯朴的民风。乐平中学就在县城的北边。从学校步行到市中心,只需十几分钟。学校全名:江西省乐平中学。这七个字是出自于教育家马叙论之手。学校环境优美。整个学校就在树林之中。整齐的教室是一排一排的独立平房,互不干扰,便于学习。教师宿舍也大部是平房。这是因为平房适合在树林下。学生宿舍也是平房,现在也盖了楼房,但房子也不高,也是隐于树林之中。从大门望前看,不远处有小山,是县里规划中的公园。学校后面有大操场,绿草青青。操场外是一片竹林。竹林就不属学校管。但是学生老师,节假日,或晚饭后,或午休时间均可去游玩。竹林中毛竹很粗大,上面刻有很多歪诗、情诗、打油诗,刻在上面,成了“到此一游”的纪念品。

    “有哪么好吗?”听了张平安的吹嘘后,程凤娇发问了。

    “学校肯定是好的。”张平安补充说:“学校的地理位置,严重缺水,目前还没有用上自来水。这是个严重的问题,不知什么时候解决!”

    小县城在发展,还没有普及用自来水,哪能跟上海比。这和淮安也差不多,程凤娇认为这不是什么严重问题。

    地方好不好,看了才知道。光听张平安说不算数。可是能去得了吗?怎么个理由?得找个说法。不能说是对象,那是不行的,犯了校规,说不定还会受处罚,哪就倒霉了。两个年青人是走近了一步,可想不出什么办法。谈话到此结束。

    说来也巧,毕业分配动员会议,提出了上海支援三线的号召。江西就是上海的三线。上海的工厂很多都内迁到江西,象江西维尼伦厂、江西电化厂、东风制药厂等,都是上海迁到乐平县的。上海的知青也大量驻入江西。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多,但江西到上海近,这是一大原因。江西的工业、文教卫生都比上海落后。江西也是老革命根据地。和平年代,支援江西的建设也是国策之一,不管怎么说,到江西的理由有了。

    毕业分配的结果,“三安人”三个都去了江西乐平中学。汪兴和是被程凤娇动员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