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别离 封爵

    第八章 别离 封爵 (第3/3页)

一生,晚辈当以相国大人为榜样!”

    “孟德,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此言,老夫赠与你。”

    吕不韦突然表情认真了几分,看着洛言,缓缓的说道。

    李玉这倒是虚心接受,秦灭亡的最主要一点就是操之过急,几代人的事,始皇帝总想着有生之年完成。

    最后经过整整一个汉朝的过度,才切切实实的完成了七国的大融合,才有了名族这个概念。

    只不过,曾经有个伟人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李玉既然到来,华夏文明的大融合,应该会容易一些

    百年战乱,死的太多的人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希望将来统一的步伐能减少伤亡。

    满目疮痍的统一中原,可不是李玉所希望的,虽然知道战争伤亡不可不免,如何能让伤亡减到最少,还是有可操作性的,比如第一目标han国~

    想到han国,李玉眼神略显暧昧的看着吕相,低头弯腰,用手扶着嘴巴,轻声细语的对着吕不韦道:“相国附耳一听,晚辈有一个不成熟的计划,可兵不见血刃,收复han国!”

    吕不韦也略显好奇,这年轻人到底想干什么……

    出门时,吕不韦亲自相送,认真的打量着远去的马车,直到尽头不见马车背影,才叹息道:“此子之智近乎于妖!好深了的~”

    坐在马车上的李玉,不知道吕不韦对他的评价,要不然定会矢口否认。

    谁妖了,你们全家都妖~

    六天满满当当行程,李玉也身心疲惫,回到侯府,洗漱完毕,吃饱喝足后,倒头便睡~

    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起床~

    自己一个人在院子里溜达,

    正在考虑着怎么改造自己的新家

    这时小何走了进来,对李玉一礼道:“老爷!宫里来人了,正在门外侯着,请老爷过去~”

    李玉这才想起,今天是第七天了,好像得去朝堂早朝,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赶紧向着大门外跑去

    坐在马车里,李玉有点不好意思,就像上学迟到时的尴尬情景~

    而且还是快放学的时候,才想到今天得上学~

    第二次早朝居然就迟到,也就李玉,还是秦王专车接送

    走进朝堂,只见众人欢心喜悦,李玉的心也放了下来,对着大殿前的秦王政一礼道:“王上,吾昨日夜观星象,发觉我大秦将有喜事发生,所以睡晚了些,还请王上责罚~”

    嬴政见台下李玉,顿时开心大笑道:“先生何罪之有,先生于大秦之功劳,周文王之姜尚堪比勾践之范蠡,先生之功将明标青史,受大秦万世之摩拜!”

    被嬴政说的李玉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这才哪到哪啊~

    这时吕不韦也站了出来,难得的笑呵呵道:“督造府今早传来消息,小兄弟的技术,今早已得到验证,效果甚佳,尤其是造纸术,小兄弟的多种配方,都行得通!”

    李玉这时也上前一步

    对着嬴政道:“既然纸张已得到验证,那在下前些日子向王上提议建书院之事,也可以提上日程”

    这时旁边的吕不韦,忙道:“书院?什么书院?”

    李玉对着吕不韦一礼

    后,双手向后,仰首道:“吾师曾言:读书人,为何而读书?

    然后为了寻找答案

    周游天下

    直到在下被吾师干下山

    吾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直到有一天

    吾经过一战后之地

    尸横遍野

    满目疮痍

    十室九空

    断壁残垣

    吾有所悟

    吾辈读书人

    当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说完全场安静,就连垂帘后的赵太后都觉得振聋发聩之感

    横渠四句

    只要是读书人

    第一次听到都会感到振聋发聩

    李玉就这么安安静静的站着

    等着他们感受这四句话的威力

    吕不韦,第一个反应过来,对着李玉一礼道:“先生胸怀,天下绝唱,请受老夫一拜!”

    说完就拜了下去

    李玉赶紧上前搀扶

    这是朝堂众人也都跟着向李玉拜礼

    情真意切的那种~

    嬴政也激动的站了起来

    走到李玉面前,拉着李玉的手

    对众宣布道:“现在寡人宣布,李玉为我大秦大良造,可有异议?”

    众人纷纷喝彩,祝贺连连

    李玉等了许久,等到众人激动完毕,才对嬴政道:“王上,建书院是为科举,科举才是立国之本,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法,书院的建立,可以为大秦网罗天下之英才,可以打破百家门户之对立,可以物尽其才,物尽其用,可以让天下英才百花齐放,可以打破门阀之垄断,可以让天下学子皆为王上之门生!”

    最后一句话才是点睛之笔,李玉就不信,嬴政不感兴趣,天子门生,天下学子皆是嬴政的学生,这种YY的感觉,不相信嬴政不想要

    果然,李玉刚说完,嬴政点头赞许道:“先生说得不错!这件事,就有劳先生多费心!有什么需求,寡人定当权利支持先生!”

    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嬴政还是称呼李玉为先生

    这时吕不韦站了出来道:“王上,现在正是我大秦准备东出之时,老夫觉得,这书院之事,应从长计议!”

    嬴政凝视着看了一眼吕不韦道:“相父所言多虑了,寡人意已决,相父不用再多言了!”

    这是要闹掰的节奏啊!李玉心想

    秦王政有了军权,人也硬气了很多

    枪杆子里出政权,伟人的话诚不我欺啊~

    这时垂帘后传来声音打破僵局

    “李玉~你那香皂我已使用,我很喜欢!当赏!”

    李玉赶紧回答道:“太后喜欢,臣之幸”

    “政儿说七日后,让本宫认李玉为义子,政儿怎么忘了?”

    嬴政回答道:“母后决定当然记得,但是,母后何不问问先生的意见不是?”

    “李玉,你觉得呢?”

    “太后决定的事,臣自当遵从,但臣身份卑微,不敢有非分之想”

    太后一听,脸色一下就不高兴了,什么意思?推脱啊!我赵姬虽然有些小脾气,但又不傻,看看我政儿多聪明,我教的~我想认个儿子怎么就这么难?

    也不言语,生闷气了……

    这将整个朝堂尬在这

    这时嬴政解围道:“今日是我大秦大喜之日,当摆国宴,为先生贺,以示庆祝~”

    “彩!~”

    李玉望着手中的青铜酒杯,很是无语,按现代标准,李玉还未成年,虽然古代成年较早,赵姬生始皇帝时也就十四五岁,可那是古代标准,作为二十一世纪有志青年,未成年喝酒还是能克制的

    这时蒙骜举杯走了过来,李玉赶忙起身迎接:“蒙老将军,客气,得我去敬你的酒,怎劳烦你过来!”

    蒙骜“呵呵”一声笑道:“小兄弟,你上次说的外伤急救治疗法,可没忘吧!”

    李玉笑道:“近日繁忙,没来得及整理,晚辈会赶快整理完毕,交与老将军!”

    蒙骜笑道:“不急!这事能成,我也会在王上面前为你请功,倒是我那孙儿,想念你的紧啊!说你人很有趣!”

    李玉想到了蒙恬,上次武遂大营接触过,两人相谈甚欢,主要还是李玉主动接触,想拉近蒙家关系,军权在任何时代都不落伍,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看着蒙骜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李玉没办法,也只能捏着鼻子,喝了下去~

    口感还不错~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头疼欲裂的李玉睁开了双眼,环顾四周……

    这是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