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第2/3页)

连枝,就等着以此整治萧云皎。

    萧洵光见此时他们将火烧到了姐姐身上,不知从何驳斥,下意识地用眼神向帝师和沈煜舟求助。

    岂料二人皆目不斜视,一言不发,反倒是御史大夫卢克己站了出来,“臣以为,公主应作为天下女子之表率,行贤淑之举,豢养面首一事还请陛下严查,若此举属实,还是要小惩大戒为好啊。”

    卢克己这话说的十分聪明,看似是附和着崔丰朗,实际却留了话茬“若属实”才该惩处,那不属实则是另外一说了。

    萧洵光眼前一亮,“卢爱卿所言有理,此时乃是民间谣传,并无实证,崔卿可有凭据?”

    崔丰朗早有准备,“三年前先帝乘鹤之时,北疆曾欲与我东晟休战,欲与长公主和亲,岂料使者进京却看到长公主与二三男子举止亲密,言行皆不合礼法,以至于北疆王室怒而发兵,我朝边境才致三年战乱。这便说明早在三年前,长公主便开始行径放纵,请陛下明察。”

    沈煜舟听见这些人以萧云皎的婚事为休战筹码,知晓了在他不在的这段日子她都承受了多少。心疼之余便是愤怒,他不由面色一沉,再度开口。

    “崔大人是当我们满朝武将都是懦夫不成?”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这诗中所讽,不正是崔大人所言所行吗?”

    武将们此时再也按耐不住,驳斥声此起彼伏。

    “正是,当我们武将都怕死吗?”

    “我们才不是那种躲在女子身后寻求庇佑之辈,自然会以血肉拼出一个太平盛世。”

    “沈侯爷一举击退北疆王室拿回了降书,咱们东晟才不是怯懦之国。”

    ......

    萧洵光身旁的公公一声肃静,武将们的声音才渐渐平歇了下去。

    龙椅之上,萧洵光缓缓开口,“当年和亲之事本就不成定局,崔卿不必再提。据朕所知,长公主府上礼遇门客,天下有才之辈不论出身,皆可以上宾之礼入公主府西苑。想来众卿家中亦有几位门客的吧?面首一事实在荒诞,朕会让人查个清楚,若是让朕知道谁在背后污蔑皇姐,必要重重治罪。”

    岳丞相道:“陛下英明,长公主名誉事关重大,只是流言在民间口口相传已久,法不责众,怕是很难找到攀污之人了,依老臣之见,不若请长公主遣散门客以正清誉。”

    世家之辈无不点头称是。

    “岳相所言思虑周全,即全了公主的名声,也安了天下百姓的心,不失为一良策啊!”

    “臣请陛下恩准长公主遣散门客。”

    “请长公主为天下女子做表率。”

    ......

    霎时间大殿上又跪了一地臣子。

    这时,悠悠醒来的何印明一步一颤,踏入大殿后膝行至御前。

    “陛下请恕臣擅自上殿之罪。”

    他跪在地上老泪纵横,“臣的女儿虽不是博览群书,却从小便熟读《女则》《女戒》。此次她自缢保全名节,臣虽心痛,但也欣慰她知礼守节,为我何家宗族女儿立了榜样。臣本不敢恩将仇报,可长公主行事委实荒唐,谁家女子会礼遇数十门客,还都是男子?两厢比较之下,臣更是心痛我这规规矩矩的女儿啊!”

    “请陛下下旨遣散公主府门客,以全公主名节!”

    萧洵光年纪尚幼,怎能抵挡这些世家大臣的步步相逼?无奈之下他只能拂袖而去,留下一句日后再议匆匆退朝。

    岂料不少大臣步步相逼,以萧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