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八章 (第2/3页)

弟也不是完全蠢笨之人,明白过来立刻道:“下官明白,一定办的妥妥贴贴。”

    二人走后,裕王立刻找来了自己的心腹吩咐道:“调派人手,我们也在箫云皎发丧起灵那天起事。”

    想到谋划了多年的事情近在眼前,裕王不禁起身在书房里走了两圈,口中还念念有词,“本王可真是有个好侄女啊。聪明伶俐,倾国倾城不说,就连她死了也还能帮伯父一把,可惜啊,红颜薄命……哈哈哈哈哈。”

    说着一阵狂笑。

    “告诉崔柔,她不是一直想要帮本王吗?如今是她出力的时候了。”

    这把火,就让他来帮一帮岳家,把这京城烧的再干净一些,才好给他腾出地方来。

    这么想着,裕王走到书桌后头,在书架上摸索了一阵,不知按到了什么地方,整齐的书架突然弹出来了一个扁方的抽屉。

    他从那抽屉中取出一些黄纸包住的东西交给了心腹低声在他耳边说了一番话,“记住,务必让咱们的太妃娘娘亲自去办这件事。”

    ……

    月已高挂在枝头了,可紫宸殿中依旧灯火通明。

    各部呈上来的奏折堆了一桌子,箫洵光就着烛光一一翻阅着。

    康公公看了看更漏走过来劝着,“陛下早些睡吧,可莫要熬坏了身子。”

    箫洵光摆摆手,“礼部的这些折子都是在说长公主的事情,朕要赶紧批了。”

    沈煜舟他们从嘉州回来就用了十多日,这假灵柩又在宫里呆了十多日,虽说一直用冰存着,可按理说也该发丧了。

    礼部的意思是在七七之日送“公主”入皇陵,箫洵光也觉得不能拖得太久。于是朱笔一挥写了个准字,放到了明日要送出去的那摞奏折中。

    这时,门外小太监走进来跪着道:“禀陛下,太妃娘娘求见,说是要给公主上香。”

    崔太妃这段日子倒是日日都来,或许是为了彰显她那点可笑的慈爱。只是今日不知为何来的格外晚些。

    箫洵光让他把人放进来,小太监领命去了,没过一会儿便把崔太妃带了进来。

    崔太妃亲手拎了个食盒,“陛下,夜深了,还是要保重龙体为好。我亲自下厨给陛下炖了些百合羹,初秋这个时候喝最是清火安神的。”

    两三句话解释了她为何深夜前来。

    箫洵光才不信她会有这份好心,更不相信她说的什么“亲自下厨”,不过面上倒是没有做出什么反应,只淡淡道:“太妃有心了,粥放下便是,朕一会儿再喝。”

    崔太妃笑了笑,“只是看近日陛下辛苦,故而心中不忍。前些日子礼儿入宫看我,说起你们是骨肉至亲,还要我这个做母妃的在宫里多照顾陛下一些呢。”

    说着还掉了两滴泪,“长公主红颜薄命,说不在就不在了。我怎么说也是看着她长大的长辈,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如今只盼着你们兄弟二人能平安康健,那便是天大的事情了。”

    箫洵光抬起头,直勾勾的盯着她,“皇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