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因为是人
第二百七十一章 因为是人 (第2/3页)
阎柔拱手行礼道:“久闻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将军有什么要求,尽管开口,熙定当尽力。”
阎柔坐直身子,开口道:“感谢使君抬爱,柔只求有一立锥之地足矣。”
阎柔敢说,袁熙可不敢信,条件开的低了,谁愿意效忠自己?
他开口道:“听闻将军是广阳人?”
阎柔答道:“正是,阎家久居边关数百年,其间汉胡通婚,存续至今。”
他说这句话是,心里还有有些七上八下的,虽然袁熙早先和鲜于辅谈的很好,但是谁知道他会不会拉一个打一个?
如今阎柔鲜于辅选择也是不多,连刘和都归附了袁熙,自己这些人想要立足幽州,总要有个依靠。
阎柔已经做好了贱卖的准备,没想到袁熙开口道:“两位如今寸功未立,难以服众,我想暂时委屈两位,请鲜于兄为广阳太守,阎兄为山谷太守,如何?”
上谷郡在渔阳郡西,广阳在渔阳郡东,三郡相连,阎柔和鲜于辅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喜色,连忙答应。
太守已经是二千石官职,虽然比阎柔先前那个抢来的乌丸校尉差一些,但毕竟是有袁家明正言顺背书的。
不过虽然如此,阎柔也是心头微微有些失落,因为乌丸校尉这个职位名头大一些,能够调动乌桓牧民,其次阎柔心里,还是希望能和塌顿单于对抗的,毕竟两边都要争乌桓的领头人。
袁熙看了郭嘉一眼,郭嘉会意,对阎柔鲜于辅道:“将军可知这广阳渔阳,汉民和乌桓鲜卑的关系如何?”
阎柔迟疑了一下,说道:“据实说的话,其实关内各族混居,早已经难分彼此,大家所苦者,其苛捐杂税,兵役劳役更甚,对于两族分别,甚至汉庭是谁当家做主,幽州大部分边民,并不是很在乎。”
袁熙心道这倒是实话,彼时若没有世代血仇,其实边民并不注重民族之分。
郭嘉又问:“那关外那些人呢?”
阎柔道:“关外游牧为生,每逢气候变冷,牧草不生,便会入关劫掠,关内便民苦不堪言。”
“他们劫掠时,可不会分汉民还是鲜卑乌桓,所以在我们看来,虽有同为一族,但心并不齐。”
袁熙听了,微微点头道:“关于这点,我有些想法。”
他简略说了开挖沟渠,广种稻田,将其作为长城之后第二道防线的做法,最后道:“这样的话,将来广阳渔阳,便可有效防止北面外族袭扰,同时半耕半牧,应该会比现在生活好一些。”
阎柔听了,说道:“使君想法确实高明,唯一麻烦的,就是颇为消耗人力物力,且最少需要数年,甚至十年时间。”
鲜于辅也担忧道:“开挖河道,需要征发劳役,只怕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护。”
袁熙明白两人说的都是事实,打下一地后,需要安抚当地百姓,减免数年租赋以收买人心,方位方策,哪有这样上来就大兴土木的?
要知道,征发劳役,最容易引起民变,需要慎之又慎。
郭嘉出声道:“公子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才对两位委以重任。”
“这不是简单的征用劳役,而是有报酬的,至于百姓愿不愿意,就看他们的选择。”
等郭嘉将条件一一说出,闫柔鲜于辅脸上越发惊讶。
因为如果这些条件能够兑现的话,将会有很多百姓争抢着去服劳役!
汉末的幽州并州边民,其实地位并不高。
因为自光武帝刘秀起,将幽州并州边民迁往内地,导致幽并人口稀缺,关外外族趁机入关,占据了大片土地居住。
坏处是导致边境汉胡人口比例失调,好处是两边开始通婚,乌桓鲜卑开始受到华夏文化影响,和关外的同族渐渐产生了差异。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