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因为是人

    第二百七十一章 因为是人 (第3/3页)

“渐徙幽、并边人于常山关、居庸关东,匈奴遂复转居塞内。”

    汉安帝时代,更是放弃西域都护府,《汉书.孝安帝纪》——“永初元年六月,诏罢都护”,改设长史府,军事力量被削弱,后期更是将长史府也放弃,全面退出西域地区。

    与西汉时的主动进攻,努力扩张地盘,在边境制造换缓冲区不同,东汉采取的是防守收缩策略,将边境让给了外族。

    自刘秀开了先例,之后东汉皇帝也都一反西汉的强硬风格,对匈奴鲜卑的势力扩张坐视不理,之后魏晋也延续了这种内迁人口的做法,从而隐患蓄积,最终形成了五胡乱华的格局。

    袁熙的想法很简单,他既然提前知道这些隐忧,便不会坐视不理,不能消极对待,而是要主动处理这些顽疾。

    利用幽州资源,就地屯田,建立半军屯半民屯的防护带,其中无论汉胡,只要参军服劳役者,皆可获得正规户籍,得到一份土地。

    更重要的是,子孙能够得到进入义学的机会,只要在义学任何一科有所成就着,皆可出仕,考取官吏职位。

    阎柔鲜于辅听道这个想法时,内心震动,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大胆了!

    这代表着固化的士农工商阶级,有了阶级跨越的可能性,军功,劳役,加上义学选拔,让身处对底层的民众,看到了翻身的希望!

    袁熙看到两人震惊的样子,心里毫不意外,因为没有几个人会拒绝融入更为优越的华夏文化和生活环境,先前的种种反抗,起因还是朝廷不把这些边民当人看而已。

    只要给了他们向上的希望,这些可能会成为敌人的所谓外族,便会积极投身融入到华夏民族体系中去。

    所谓上兵伐谋,能让幽州安定,将来发展为天下强州,就必须采用非常手段。

    这种方法长远来看,比所谓以胡制胡的方法更好,因为汉朝采用南匈奴牵制北匈奴的方法,虽然短时期内产生了效果,但却让南匈奴自成一系,逐渐坐大,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

    袁熙的做法,则是通过统一户籍,让汉胡杂居的百姓,渐渐消除汉,鲜卑,乌桓的区别,全部融入到华夏文化体系中去!

    这样等外族入关的时候,面对的是合为一体的幽州边民,他们要想在关内好好定居,便只能老老实实融入到这个文化圈子中去。

    当然,对于不想融合只想抢掠的外族,只能用刀兵血火,让他们滚得远远的,不然就去死好了。

    这种方式的核心,便是义学选拔,科举制的雏形,不同于只考经史子集,袁熙要的是百工皆有所用!

    这便是他和郭嘉商议很多个晚上,构想出来的雏形,当时郭嘉对袁熙叹道:“我知道公子所谋深大,但不知道公子所谋这么大。”

    “如果成了,公子当可是青史留名。”

    袁熙笑道:“所以这种事情,怎么能少得了先生?”

    郭嘉大笑起来,因为他明白,袁熙谋划的这套东西想要实现,就必须夺取天下!

    自己果然是没有看错人,自己追随的这位,野心不比任何人小,在别的诸侯着眼地盘军队时,袁熙已经想着改变周礼汉制了!

    不过这种事也是风险极大,成了固然了会流芳百世,败了便是万劫不复。

    但对于郭嘉这种狂放不羁,连命都不在乎的人来说,却是正合胃口。

    这几章应该是我写的最认真的几章,也是最废心力的,为此用了叙事诡计,所有人的对话,其实都有很不自然的违心之处。

    如果可能的话,我宁愿写更加轻松不费脑子的情节。

    但这是点明主旨的几章,探讨的是作为活生生人,做事的底线和抉择,所以还是硬着头皮写了。

    如果大家觉得看不明白或者不满意,说明我没有将故事讲好,在此向书友们致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