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循环怪圈

    第七百四十六章 循环怪圈 (第3/3页)

无他,这是因为袁熙的理论,大部分不适合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最适合的做法,低下的生产力,可能低下的生产关系才是最适合的。

    适合这个时代的经济政策,需要以大量详实的数据为基础,而这些数字,掌握在拥有大量土地的世家大族手里。

    换言之,他们比高高在上的天子更加了解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才能压榨出生产力的潜力来。

    所以天子一直想要削弱士族,却又离不开士族,最后最能被迫捏着鼻子和他们共存。

    袁熙也是如此。

    说来荒诞,汉朝之初,人口能从一千多万回到六千万这个汉唐封顶的天花板数字,便是采取了士族兼并土地,同时允许奴隶买卖这两项政策所致。

    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发挥出类似于秦国战事动员的潜力,最先限度的恢复生产。

    在这其中,沦为成百上千万奴婢黑户的平民百姓,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

    民为贵,君为轻,从来指的都是有土地的人。

    没有土地,便不是人,只是奴隶。

    在这点上,文帝打开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先例,放出了世家这个怪物,让其从先秦贵族的尸体上死灰复燃。

    而汉武帝被史官如此唾骂,说他劳师远征,穷兵黩武,其实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其根本的原因,是他没收了身为商贾的士族豪强土地,充作官田,打压士族土地兼并,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所以被出身世家的史官抓着不放。

    但其实他将官田以三十税一的租税,租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缓和了社会矛盾,同行兴修水利,消弭了本来想要爆发的隐患。

    王莽后来那套土地政策看上去是照搬周礼,其实很多细节都有所不同,跟汉武帝很是相似,只不过没有把握好度而已。

    在汉武帝的统治时期,土地兼并大大减少,官田增多,直到光武中兴后,废除了这项政策,士族大家重新抬头。

    但其也不是没问题,为了控制增长过快的人口,汉武帝采用了迁民徙边的政策,大半人死在路上。

    袁熙很痛苦,因为他越是清醒,越是看明白现状,就越明白为什么千百年来,封建王朝都走不出这个怪圈。

    所谓社会改革,是建立在生产力上的,没有相应的生产力,想要改变这个天地,只能是基于妄想的痴人说梦。

    汉唐的人口上限,便是六千万,一超过这个数字,必然天下下大乱。

    宋明的上限,在一亿左右,一旦超过,土地不够吃,王朝便迅速衰落。

    清朝传入了马铃薯红薯等作物,才突破到了三亿,但本质并没有改变。

    历史规律便是人口到了天花板,消费大于产出,必然会产生动乱,无一例外。

    身为帝王,有时候就要狠下心来,用一些手段缩减过剩的人口,治世有治世的做法,乱是有乱世的做法。

    治世是徙边,乱世便是战争。

    袁熙明白,以现在的生产力,想要恢复天下大治,就要将人口削减一半以上。

    生产力是个很复杂的东西,不是说推出几项前世的技术,就能在短短几十年间,就能让封建社会生产力达到现代社会水准的,那种情况只能存在于妄想中。

    袁熙说了这么多,便是想要借助诸葛亮的智慧,看看能否走出一条自己想不到的道路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