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理想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理想 (第3/3页)
就这样他还不满足,还想当宰相,因为看相的说成都没有宰相的位置,费祎就北屯汉寿,刘禅也只能应允。
此时的费祎幕府,俨然已经是独立的小朝廷。
但诸葛亮专权是为了北伐,但费祎是为什么呢?
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费祎的意思很明显了,咱们才能不足,只能老实呆着,北伐是别想了,下辈子吧。
费祎在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也曾经是被寄予厚望的接班人,他甚至不是不能打,他的军事能力并不低,甚至高于早期的姜维。
但他有如此能力,最后还是选择了消极抵抗,专心权术,是什么改变了他,一切都不得而知,但事实便是如此。
刘禅整天面对益州本土投降派,几十年下来也累了,投降后说出乐不思蜀也不奇怪,毕竟这群益州官员从始至终就不想打仗。
不出意外的话,照这样下去,姜维将会蹉跎到老死,再也无法实现传承自诸葛亮的北伐志向。
然而发生了一件事情。
在姜维整整等了九年之后,全面停止北伐,大权独揽的费祎,在延熙十六年的岁首大会上,被魏国降将郭循刺杀,就此暴毙。
事后据郭循供认,他受曹魏之命假降刺杀刘禅的,只不过看刘禅身边护卫严密,只能求其次杀了费祎。
然而这种供词是站不住脚的,明眼人都知道,刘禅并不是雄主,且费祎不想北伐,转换目标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
而且之后曹魏方面的反应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很久之后才得知费祎被刺杀的事情,甚至不知道有郭循这个人!
若郭循是奉命刺杀刘禅,导致蜀国混乱,这正是魏国攻打蜀国的最好机会,但魏国显然从始至终都被蒙在鼓里,根本没有想到利用这个机会。
其次郭循在魏国只是个基层军官,来蜀国后短短时间就成了左将军,若非其有非常坚定的理由,实在看不出其有什么动机去杀投降派费祎。
而在查案时,郭循的来历也让姜维饱受质疑,因为郭循是姜维同乡,也是被姜维俘虏后介绍给费祎的,为此姜维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怀疑和压力,很多益州派官员反应激烈,要求彻查此事。
但谁都没有想到,这件事情最终结果是,之前被死死压制的姜维顶着各方弹劾,被刘禅破格启用,拿到了费祎留下的军权。
虽然错过了最佳的出兵时机,魏国已经在这九年里恢复了不少元气,但姜维还是立刻开始筹谋一度被停止的北伐。
同时诸葛亮时期幕府制度分出去的权力,随着费祎的去世,又重新回到了刘禅手中,并在之后的十年里,用来毫无保留的支持姜维北伐。
如果整件事情的阴谋链条猜测成立的话,最初在诸葛亮病逝,主战派魏延被杀死的那一刻,蜀国北伐的一切可能,就已经被费祎杨仪等益州官员扼杀掉了。
而之后费祎执行休养生息政策,不惜各种手段阻止北伐,这种做法无疑是符合益州本土士族的利益,但却违背了很多蜀汉元老乃至后代,甚至刘禅本人的志向抱负。
于是姜维通过一系列偶然事件,在刘禅有心无心的帮助下,间接替魏延报了仇,重新推动着蜀国这架疲惫不堪的战车前行,让北伐汉贼,兴复汉室的车轮重新转动起来。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开篇便说出了自己的毕生所愿。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虽然这近乎虚无缥缈,连实现的万分之一的希望都看不到,但这并不妨碍之后的十年里,蜀汉用这最后一点理想的余晖,照亮了汉末的漫漫长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