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风起蜀地 第十八章,下峨眉,诏入京

    第一卷,风起蜀地 第十八章,下峨眉,诏入京 (第3/3页)

事。

    碧家姐妹连忙小声提醒:“道长!道长!”

    臆想的赵道长回过神,瞧见众人怪异目光,尴尬笑道:“这些时日劳烦贵派了!小道无以为报,所以……”

    “小道长不必客气,此番解决蜀难众江湖人士跟百姓有目共睹,本派也只是尽点微薄之力而已。”

    或是云禅老姑知道他要说什么,也或许是不想他许下什么承诺,为道途增添阻碍。

    实则赵道长想说“将自己袁道人师兄牵线给云禅老姑,让峨眉青城两山联姻。”

    这在山门肯定不能容忍,可规矩不就是用来打破的嘛,有了先例自己才好寻找幸福不是!

    话到了嘴边被老道姑打断也不好再提,最后恋恋不舍跟满山女弟子道别,虽说没到挥泪告别的地步,不过情绪低落;神情不舍还是有几分。

    旁观人都以为这年轻的道长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诸不知他是舍不得满山美人。

    云禅老姑与众女弟子送至山门,临行前老道姑提醒:“小道长不妨直接去成都府衙,半月前爱徒詹壹给本姑捎过回信,说是余家小姐在府衙暂住,爱徒也在府衙疗伤。”随后又补充:“据说司徒小姐也在。”

    赵道长暗叹一声“姜还是老的辣”,自己在山门上蹿下跳这么久也没见她透露,眼瞧着离别,冷不丁送自己一个人情。

    既然要找的人都在府衙,这个人情他也领了,拱手再次谢过。

    下山路途很安静,望着山脚下被自己跟南诏国老妪毁掉的山林灌木一阵唏嘘,那成片枯死乌黑的树木依旧刺眼,他又抬手瞧了瞧掌心黑斑,那晚若不是被人封印蛊毒,自己八成凉了吧?

    封印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寻个解决之法。

    到镇上是半下午,近一个月来蜀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上到府衙;下至县城都被朝廷大力整顿,罢免贪官数百,流放上千,可谓让蜀地官场大换血,安抚了民众,震慑了庙堂。

    在三人下山第二天,也是八月初五,蜀地整顿贪污官僚接近尾声,朝廷下旨昭告天下,赏蜀地有功江湖势力,封蜀地青城派为“道家圣府”,特诏第七道人赵正立入京受封,庙堂三圣之天师府门下黄师席位。

    庙堂三圣为儒、道、佛三圣,儒为学苑,道为天师、佛为国师,故称儒学苑、天师府、国师府。每圣又分天、地、人、玄、黄,五个席位。

    直接授命与皇帝,是唯一能横跨庙堂跟江湖的特殊机构,剩余两个特殊机构便是禁军、宦官,一个统领军政,一个管理内务。

    而此刻这位即将受封天师府门下的赵道长正带着两位美人跟班胡吃海喝,将峨眉附近几个小镇逛了个遍,专挑美酒跟好肉吃。

    若不是他换了道袍,估计明天就回传遍峨眉附近说书台跟酒肆茶馆,说有个俊俏白脸道士公然带两个美人喝酒吃肉,后续还得编出一堆更离奇的故事不可。

    碧家姐妹对他是毫无约束,要吃便跟着吃,要喝偶尔浅尝小口,三人撒欢游历相处更是融洽。

    比起来时的路,回去欢快太多,除了吃就是喝,唯独情到深处会想起那个扛铁棒的壮汉,跟携长剑的中年,倘若两人都在,该是何种画面?

    可能赵道长暖床道侣也有着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