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送摇旗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义送摇旗 (第1/3页)

    第十四章

    在商州以西的丛山中选一个险要的地方驻定以后,李自成隐名埋姓,不使外人知道他的行踪。他叫将士们在老百姓面前不要再称他闯王。老百姓纵然有人疑心他是闯王,也没人多言多语。何况他一贯粗衣恶食,与弟兄们同甘共苦,当地的人们确实被他瞒住很久,反而有谣言说闯王逃到河南,在老回回营里卧病不起。自成派出几个探子到潼关一带探听官军消息,另外派一个探子往湖广谷城察看张献忠的动静。从潼关回来的探子说,洪承畴和孙传庭果然率领五万人马勤王去了,可是高夫人、刘芳亮和老营仍无下落,只知前些天传说高夫人阵亡的事情不确,送到潼关的是一颗良家妇女的首级,相貌有点儿近似高夫人。自成继续派人去打探消息,决心在商洛山中收集旧部,埋头练兵,自己也趁机会读一些书。河南是四战之地,暂时不打算去了。

    摆在自成眼前的困难很多,最紧急的难题是粮食。商洛山中本来就是个人烟稀疏、地瘠民贫的地方,加上连年的天灾和战乱,老百姓逃的逃,死的死,留下来的稀稀拉拉,无衣无食,苟延时日。他用各种办法搜罗粮食,不仅要养活自己的部队度过严冬和荒春,也要赈济这一带的山乡百姓,使大家不要饿死,也不要再向外逃。当时搜罗粮食不外乎三种办法:第一种办法是他拿出许多银子派当地可靠的老百姓和手下士兵扮作粮食小贩,骑着毛驴,到城池里和附近的县份里买粮食。每人一头驴,两条长口袋。往往十头到二十头小毛驴结队而行,不怕遇到零星土匪或小股乡勇拦劫。这种成群结队的小粮食贩子在这里和豫西一带自来就有,俗称赶驴贩儿,所以官府并不怀疑。自成的老马夫王长顺已经回来,虽然挂了两处彩,都不严重,很快地给尚炯治好了。他对做粮食小贩有经验,自成就派他专负责这个工作。他依然很快活,爱说笑话,同他一起的士兵和老百姓都很喜欢他。

    第二个办法是向附近山寨中的富户借粮,如果遇到抗拒,就杀一儆百。当时因官府无力派兵入山,地主们对这股从潼关溃下的农民武装都很害怕,不敢不借。不过托人说情,借多给少的情形也是常有的。自成的第三个办法是派几小队人马到一二百里以外的县份打粮。事先找好底线,查清某一个山寨里或村中的富户情况,派人在夜间送去一封信,或到寨外放几响鸟铳,呐喊一阵,点燃柴火垛,临走时将信贴在寨门上。这些信有一个传统的老套子,这样写着:

    ××寨财主××知悉:只因尔为富不仁,万人痛恨,本军特来向尔索要纹银××两,小麦××石,杂粮××石,赈济百姓。限尔三天以外,五天以里,将银钱粮食如数凑齐,送至××地方交付。倘若迟误,定将攻破寨子,烧尔房屋,杀尔人,鸡犬不留!

    财主们有抗拒的,有托人说情,按照另外双方同意的数目把银钱粮食送来的。对于抗拒不交的财主,农民军就设法勾通内线,攻破山寨,用杀人放火和洗劫的办法进行惩罚。倘若没有内线,而山寨又防守严密,农民军为着避免损伤人马和威信,便不送去要银要粮的信。还有一些财主迁到城里或坚固的山寨中住,乡村里留着田地和宅子。农民军把信交给他们的佃户或邻人转去,如遇抗拒,便放火烧毁他们的乡下住宅。

    李自成的打粮部队所采取的第三种办法是本地“杆子”常用的办法,所以起初当地财主们都误认为他们是从商州或洛南县来的“杆子”,也把他们叫做土寇。后来见他们行踪神出鬼没,马匹很多,很少奸**女的事,对穷苦老百姓更不骚扰,财主们才知道这是李自成的溃散人马,但长久不知道是李闯王亲自派出的打粮部队。

    尽管用各种办法搜罗粮食,但部队的生活仍然极苦。特别是在第一个月中,遇到几天风雪,闯王自己同弟兄们每天只吃一顿饭。棉衣很少,又缺被褥,大部分彩号还没有痊愈,有点粮食和棉衣先顾彩号,所以大家就更苦了。一天早上,风雪停止,闯王到买粮小队住的三间草屋中找王长顺谈谈放晴后如何购买粮食的事。他踏进门槛一看,不觉一惊。这三间草房中,一头放着本屋主人的一些东西,因主人走亲戚去几天了,单扇门上挂着一把锁;另一头乱堆着麦秸和干草,不见一个人,中间地上烧着一堆木柴火,用土坯圈着,并未熄灭,潮湿的树根半着不着,冒着浓烟,熏得闯王几乎睁不开眼睛。真奇怪,住在这里的二十几个弟兄到哪里去了?

    闯王又向前走两步,仔细一看,看见从乱草堆中露出来一双破鞋,而且草在动弹,不觉笑了。他对着乱草堆叫了一声:“王长顺!”王长顺答应一声,推掉身上盖的干草,忽地坐起。但他的头上还蒙着许多草,有些草像流苏一样挂在毡帽的檐儿上,两只眼隔着草茎和草叶闪着微笑。他用手扫掉毡帽上的草,站立起来,向着草堆踢一脚,叫道:

    “伙计们,快爬起来。闯王来啦!”

    大家纷纷滚出干草堆,站了起来,连忙在帽子和衣上拍打。王长顺好像猜到自成要问他们冷得如何,挺挺胸脯,嘻嘻笑着说:

    “闯王,俺们睡得真舒服。这干草窝比大财主们的鸭绒被子还暖和。大前年咱们打到江北,我第一遭看见了什么叫鸭绒被,也盖在身上试了试。说良心话,还不如睡在这干草窝中暖和哩。”

    自成笑着说:“长顺,天气放晴啦,你今天就安排出去买粮食吧。雪一时化不了,山路难行。可是如今咱们正在困难头上,只好让你们多辛苦一点。”

    “嗨,你放心,再大的雪也挡不住俺们赶驴贩子,何况昨儿的雪并不算大。想舒服,在家里搂着老婆睡,不来造反啦。如今吃点苦,等打下江山,那时才看咱们享福哩!”

    闯王故意问:“你看咱们能打下江山么?”

    “能!能!我敢打赌!谁要是不信,我王长顺敢把头赌上!”

    “怎见得?”

    “大明气数已尽,四下起火,八下冒烟,崇祯的龙椅早就坐不稳啦。你李闯王替天行道,打富济贫,剿兵安民,做事都是为百姓着想,真是有仁有义。从前一道起事的人多啦,可是十三家七十二营的头领哪个赶得上你?再说,这几个月来打了多少仗,死了多少人,闯王你冲锋陷阵,竟然连一根汗毛也没损伤,可不是大命人么?命该你得江山,处处有神灵保佑!”

    李自成快活地大笑起来。为着目前的情况万分困难,他很怕弟兄们暗中灰心,因此昨夜在床上辗转反侧,几乎整夜失眠,如今听了王长顺几句话,心上的愁云扫去大半。他从王长顺的乱蓬蓬的络腮胡子上取下来一片干草叶,拍着他的肩膀,说:

    “你说得很好,很好。”自成又望着大家说:“苦尽自有甜来到。有朝一日咱们打出商洛山,大家就不再像蛟龙困在浅滩了。”

    双喜匆匆地走了进来,告诉闯王说郝叔叔来老营见他。自成觉得诧异:郝摇旗平日早晨起来较晚,今日特别冷,这样早来见他,发生了什么急事?他收敛了笑容,把如何出发买粮食的话对王长顺交代几句,便跟着双喜走了。

    李自成自己住的是一座宽大的宅子。这原是一家大地主的宅子,全家于几年前逃进商州城内,只留下一个老伙计看门。自成到了以后,把看门人赶往别处,这一座宅子就驻扎了他的老营。他同双喜和张鼐住在堂屋两头,中间空起来作为他同将领们谈话和议事的地方。东西厢和对厅都住着老营的亲兵亲将,另外一个偏院住着高一功和部分将士。黑漆楼门外是一片空场,可以容纳两三百人在这里练习武艺,但练习射箭却得到村外,那儿有一片更大的空地,如今就作为校场使用。堂屋背后有十几间群房原是住长工们和喂牲口的地方,如今改成了老营的马号,也住了一些马夫和亲兵。除堂屋右边有角门外,另外有一个后门可以出进。

    “摇旗,这么早来了,有什么事?”闯王问,拉着郝摇旗坐下烤火。

    “我,我想跟你商量商量。”

    “商量什么?没有钱用了是不是?”

    “不是,不是。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怕你不会答应。”

    李自成的心中更觉奇怪。平日郝摇旗说话爽快,今天为什么吞吞吐吐?

    “你到底要说什么?”他问。“快说吧,说出来咱们商量。”

    “我说,自成……”

    郝摇旗刚要说出,看见李过匆匆走进院里,就把话打住了。他平日同李过之间相处得不很融洽,有些话他不愿当着李过的面前说出。李过一跨进上房门槛,向郝摇旗打个招呼,立刻对自成说:

    “二爹,昨天后半夜,我派往潼关去的探子冒雪赶回,说潼关那边的风声又紧啦,咱们得赶快准备。”

    “怎么又紧啦?”

    “他娘的贺疯子又回潼关啦,要来打咱们哩。”

    “他不是随孙传庭勤王去了?”

    “听说是走到山西忻县境里,他手下的人马一则多不愿离开陕西,二则怕同清兵打仗,三则因欠了几个月的饷,哗变了一千多。恰在这时,洪承畴和孙传庭得到潼关道的火急禀报,知道咱们的溃散人马有不少来到商洛山中,就派贺疯子带着余下的一千多人马星夜回潼关,快到风陵渡啦。”

    郝摇旗满不在乎地说:“怕什么?贺疯子算不了我的屌毛!咱不是怕他来,是怕他不来哩!”

    李过坐下说:“贺疯子咱们自然不怕。不过咱们正要在这里收集旧部,训练人马,要是一打仗,俺二爹的屯垦和练兵打算就不行了。再说,潼关道丁启睿标下有一千多人,商州和武关方面驻有两千人,同贺疯子的人马合在一起足有五千人。另外,西安方面还驻有一万官兵,随时可以调来几千人。咱们虽然不怕他们来,也得准备一下。有备无患,免得吃亏。”

    自成近来正在用心读《孙子十家注》,所以听了侄儿的话十分同意,点头说:

    “对,对。咱们要快做准备,不可大意。孙子说:‘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这句话十分要紧。你多派几个人前去潼关和西安打探,商州和武关方面也要随时打探。”

    “我现在就派人去。”李过说,从火边站起来,匆匆走了。

    “摇旗,你刚才要说什么?”自成问。

    郝摇旗有点儿勉强地嘻嘻笑着,却不说话。自从来到商洛山中以后,他带回来的人马有些回到原来队里去了,有少数因为受不了苦,觉着没奔头,开小差了。虽然开小差的只是几个人,但对于留下来的人们却很有影响。如今留在他手下的几十个人都是他的基本弟兄,在战场上都是好汉,可就是不愿在商洛山中吃苦,不习惯像李自成的老八队一样遵守纪律。他们起初在背后有怨言,后来就在摇旗的面前嘀咕,要求他拉到河南去另谋出路。摇旗起初不答应,无奈一天到晚被他们嘀咕,嘀咕久了,他就答应了手下将士们的要求。他想,他不能悄悄逃走,大丈夫来去光明,好朋友好合好散,所以特意跑来向闯王说明。可是一听说潼关官军有动静,他不能提拉走的话了。这时拉走,怎么能对得起自成呢?还有,别人不是会疑心他郝摇旗害怕官军么?自成见他不说话,问道:

    “老弟,你到底有什么事?”

    “别问啦,自成,没有屁事!你派我往潼关去抵挡贺疯子好吧?”

    “别急,打仗时当然少不得你这员猛将。”

    “妥啦,让我捉住翻山鹞替你出气!”

    自成以为他并没什么重要事,也不再问下去,留着他吃早饭。刚吃毕,摇旗正要回去,自成也站起来要送他,忽然出外打粮的小将马世耀走了进来。自成笑着问:

    “世耀,你回来了?弄到了多少粮食?”

    “闯王,出事啦。大江大海过了千千万,阴沟里还会翻船呢!”

    自成的脸色一寒,赶快问:“怎么,出事啦?碰到了官军还是碰到了乡勇?”

    “都不是。是土匪!”

    一听说是土匪,自成的心中就明白了。他早料到迟早会同附近几县的杆子发生纠葛,而现在果然发生了。

    “你吃过早饭么?”他问。

    “已经吃啦。”

    “坐下烤火吧。”等马世耀在火边坐下以后,自成又问:“慢慢说吧,到底出了什么事?”

    马世耀率领着不足一百弟兄的打粮小队,去到一百五十里外的商县以西,向地主的山寨要粮要款,半月来一切都很顺利。可是几天前,他派了二十多个弟兄往老营运送粮食、银钱和绸缎,在半路上被一起土匪截住,全部牲口、银钱和东西都被夺去了,只把空人放回,有几个还被打伤。马世耀一打听,知道是黑虎星派人做的活。黑虎星是商县境内最大的一个杆子头儿,手下有七八百人,别的小杆子都俨然奉他为盟主。马世耀派人去见他,说明自己是闯王的人马,愿意同他讲和,各不相犯,只求把抢去的牲口、银钱和东西交还。可是黑虎星对着去的人破口大骂,说:

    “我操你娘!李闯王同他手下的大将们都在潼关死光啦,你还拿他的牌子来吓唬老子?回去对你们的掌盘子的说:你们这些溃散的流贼娃儿,要想在这个地面混,赶快乖乖儿投降老子;不愿投降,赶快滚远一点儿,别留在商县境内。这次看李闯王的死人面子,我把你们的弟兄都放回啦;下次再给老子捉到,可别说老子不留情!”

    不管去的人如何解释,甚至发誓赌咒,说李闯王和几位大将确实没有死,但黑虎星听的谣言太多,只不相信这个人的话。他后来动了火,拔出刀来说:

    “别说李自成已经死了,就是他没死,亲自前来,老子也不会把牲口、银钱和东西给他!老子的刀认不得人。管他闯王不闯王,不事先说好,别想来老子的地面打粮。惹老子恼了,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看谁是这一方的主儿!……来人,把他轰出去!”

    马世耀听了去的人回来禀报,气得七窍冒烟,恨不得同黑虎星决一死战。但想来想去,毕竟自己的人马太少,不敢冒失。他只好连夜奔回,向闯王请示办法。

    当马世耀向自成禀报时候,袁宗第、谷英、谷可成和刘体纯等七八位大小将领都来了。跟着,李过听说了消息也赶来了。群情愤激,纷纷议论,都主张出兵讨伐。他们认为如果自己显得软弱可欺,以后就别想在这附近几县站立脚跟。大家也想到,虽然黑虎星手下有几百人,临时还可以联络本地土匪一两千人,但毕竟是乌合之众,打起仗来狼上狗不上的,只须去三百多骑兵一冲,就可以把他们冲得溃不成军。何况还可以实行离间,单找黑虎星一人算账,别的土匪头子会乐得抄着手站在远处看热闹。郝摇旗顿顿脚说:

    “闯王,你派我去收拾这些杂种吧!咱们什么时候受过他妈的这样欺负?这可不是虎行平地受犬欺么?火星爷不放光,他们不知道神灵。咱们走的路比他们听说的还要多,光凭你李闯王的威名也会叫这班没见过世面的小子们吓得屁滚尿流。他们以为强龙不压地头蛇么?我才不信这地头蛇有多么厉害!什么黑虎星白虎星,屌毛灰!”

    看见闯王坐在火边听大家纷纷议论,只不做声,对他的请求也不说可否,郝摇旗忍耐不住,盯着闯王问:

    “李哥,你怎么不下令呀?难道连这班毛贼娃儿也害怕么?派我去吧,即令捉不到黑虎星本人,只要杀他个落花流水,也让这班毛贼娃儿们知道知道厉害,乖乖儿把抢去的东西送回,以后车走车道,马行马路,井水不犯河水。你还犹豫什么呢?”

    李自成望李过一眼,在全场中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发言。自成心中明白,在如今潼关风声紧急的时候,李过也是不同意对杆子用兵的。他从容不迫地站起来,胸有成竹地对大家说:

    “都别急,动武不是好办法。听说目前贺疯子已经回到潼关,准备来商洛山中。咱们不能用右手打贺疯子,又伸出左手去同土匪打。黑虎星的事,我另外有办法,一定会叫他把截去的东西原物退还。你们都走吧,让我想个好办法。摇旗,”他拍着摇旗的肩膀说,“我并不是怕什么黑虎星。咱们跟他用文办法,假若行不通,等打退了贺疯子,再用武办法不迟。到那时,我一准派你去,让你这位火星爷显显神灵。”说毕,他哈哈地笑起来,引得大家都笑了。

    “世耀,”他又说,“你也去睡一觉吧。等我决定了办法之后,就去叫你。”

    大家都相信闯王一定有好办法,听了这番话都陆续地离开了。只有李过走到屋门口,看见了叔父的眼色要他留下,他赶快退了回来。

    “补之,你看应该怎么办?”自成问。

    “我也不主张打。目前应该全力去对付官军,不应让屁股后出了乱子。冤仇可解不可结,何况咱们同本地各县的大小杆子素来无冤无仇。”

    自成点点头,说:“你说的很是。我看,不如你替我去一趟吧。你想办法亲自见见黑虎星,让他知道咱们都平安在此,不日就要重振旗鼓。咱们同他们都是受官府逼迫造反,不要自家人拆自家人的台。咱们打败了从潼关来的官军,对他们也有好处。”

    李过想了想,说:“看情形,黑虎星一定还害怕咱们在此地住久了,会对他大鱼吃小鱼。”

    “所以你一定让他放心。一则咱们是讲义气的,二则咱们也不会在此长住。只要他们讲交情,别说咱们不会吃他们,他们有困难咱们还要助他们一臂之力。”

    “可是我怎么同黑虎星见面呢?见面后他还是疑神疑鬼怎么办?”

    “你自己见机行事,无论如何要把事情办成功。贺人龙说不定几天内就有动作。你在五天内一定赶回来,不可耽误。去,准备一下,等马世耀稍微睡一忽儿,你们就骑马动身。”

    李过接受了这个困难任务,不敢多说别的话,从闯王的面前离开了。

    一个时辰以后,李过带着二十名挑选的骑兵,携着干粮,同马世耀出发了。他们疾速前去,跑了一天,黄昏后也不休息,不到半夜就到了马世耀的人马驻扎的小村里。这里离黑虎星的老营所在地还不到二十里远。

    天还不明,黑虎星就得到探子禀报,说李自成确实没有死,率领几百骑前来进攻,先行官是一只虎李过,昨夜率领一百多骑兵到了马世耀盘的村庄。黑虎星大惊,后悔自己莽撞,怂恿手下人惹了大祸。但是事已至此,也只好豁上了。他立刻传知分散在附近各村的人马火速集合,准备迎敌。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会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慌,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摩拳擦掌地等待厮杀。黑虎星为着面子,决心血战一场。他想,如果能杀败闯王,他就可以在商洛地区称王称霸,如果战败,他的地理熟,再逃不迟。正在这时,李过派人下书来了。

    李过的书子写得很简单,只说他“久仰英名,特来拜候”。黑虎星不识字,听左右识得字的人替他读了以后,他的心中十分狐疑。他问了下书人,知道李过只带二十名骑兵前来,随后就到。他眨着眼皮想了想,骂道:

    “操你娘,老子不会上当!弟兄们,擂鼓出战!”

    黑虎星全身披挂,飞身上马,率领着几百人马前去迎敌。在村外几里远看见了李过的骑兵影子,黑虎星将自己的人马在赭红色的小山下一字儿排开,还准备一支步兵埋伏在树林中,打算在李过向前冲杀时从林中射出乱箭。但当李过的人马相距较近时,他有些迷惑了。他看得很清,李过确实只带了二十名将士,后边尘土不扬,显然并无另外人马。左右的头目说李过是用的诱敌之计,他觉得有道理,小声说:

    “一只虎真有种,不愧是李自成的亲侄儿,只带二十个骑兵敢来诱敌!弟兄们,准备厮杀,莫要中计!”

    鼓声大作。喊杀声震天动地。有些拿着鸟铳的小伙子,缺乏作战经验,为着恐吓敌人并替自己壮胆,乱纷纷地放起来。一时火光闪闪,硝烟腾腾。

    李过离开黑虎星不足二里远了。弟兄们看见黑虎星的人马这个蛮横架势,都提心吊胆,暗想着这次来大概是凶多吉少。李过也有些不放心,但是他表面上却是惊人地沉着,嘴角浮出一丝鄙夷的微笑。他叫弟兄们都停下来,下马休息。他自己带着一名亲兵,继续缓辔前进,直向黑虎星的大旗走去。黑虎星一看这种情况,也叫手下人停止擂鼓、放枪和呐喊。但他还是手握刀柄,小心地打量李过,防备不测。李过到离黑虎星几丈远的地方跳下马来,把缰绳交给亲兵,拱拱手说:

    “在下就是李过,特来拜候。我并没有多带兵马,请大家务必放心。”

    黑虎星慌忙下马,趋前几步,一把抓住李过,大声说:“啊呀!有罪!有罪!请李大哥千万莫跟小弟一般见识!”

    “我要生你的气就多带人马来了。”

    “我不知大哥如此诚意。早知如此,真该远迎。大哥千万莫怪!”

    李过笑着说:“你带着全部人马迎我几里路,还不算看得起我么?哈哈哈哈……”

    黑虎星的脸孔一红,也大笑起来,随即向左右喝道:“妈的,快各回各村去!别排着阵势叫老子脸红啦。”他又向总管说:“你愣怔什么?快去治备酒席!”

    李过同黑虎星和他的几个亲信头目寒暄几句,招手把留在一里外的骑兵叫来,一同往黑虎星的老营去。一路上说说笑笑,十分亲热。到老营以后,刚让李过坐下去,黑虎星就连连作揖,说他一时糊涂,怂恿手下人做出了对不起闯王的事,求李过回去替他求情,至于牲口、银钱、粮食和绸缎布匹,马上就原物归还。李过也说了些客气话,并说如果他们困难,这些东西留下用也没什么。

    “哪里!哪里!”黑虎星赶快说。“小弟这里纵然有困难,怎敢留下闯王的东西?原是小弟错了,可不能一错再错!”

    李过说:“老弟如此讲义气,讲朋友,我只有感谢,别的话不用再说啦。说实在的,闯王派我来,也只是同你们见见面,交交朋友,免得日后大水淹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至于那点东西,原不打算要回的。”

    黑虎星久闻李过威名,原以为他是个态度傲慢、脾气凶暴的人,没想到竟是这样言语和善,心地诚恳,不拿架子。他又同李过说了阵闲话,就毫不隐瞒地说出他原来很担心闯王的人马在商洛山中住久了会对他不利,如今才知道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李过见他说出实话,哈哈地大笑起来,把闯王嘱咐的话都告诉了他。黑虎星越发高兴,转向左右的头目说:

    “你们瞧瞧,没有高山不显平地,什么人儿不比不知高低。人家李闯王怎会跟咱们许多杆子一样,上眼皮只看见下眼皮,也没有雄心大志,不是你想吃我,便是我想吞你,口里叫哥哥,背后摸家伙。人家闯王……嘿,这才是打江山的气象!”

    到中午摆酒宴的时候,黑虎星望着李过,嘻嘻笑着,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不敢出口。李过觉得奇怪,却不理会,只装毫无觉察。过了片刻,黑虎星突然站起来说:

    “李大哥,小弟有一句话不知敢说不敢说。”

    “老弟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何必见外?”

    “我,我想跟大哥烧炷香,磕个头……这,这可是高攀啦。”

    李过叫道:“好!我正想同老弟结拜,你先说出口了!”

    立刻就有人用红纸写了刘、关、张的神位供在中间,还用黄表纸写了一道表文,无非照例写着:“从今后结为异姓兄弟,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如有负心,神鬼不容,天诛地灭。”等等。李过亲自点烛,焚香,然后拉着黑虎星跪下去对神磕了三个头,焚化了表文。黑虎星的本名叫做马重喜,才只有二十六岁,比李过小六岁,所以他又向李过磕了一个头。

    这天中午,李过在筵席上放开海量,同黑虎星和众头目猜枚划拳,开怀畅饮,直吃到红日西斜。起席后,李过要走,黑虎星苦留不住,就吩咐手下人们把前天夺来的牲口、银钱、粮食和绸缎布匹,立刻原物送到马世耀盘的村庄。他又叫人牵出来一匹好马,接过缰绳,亲自牵到李过面前,说:

    “大哥,我没有好东西孝敬咱闯王叔,这一匹风子倒还骑得,一天能走五百里。你带回去给咱闯王叔,也算是表一表我的孝心。”

    李过推辞不过,只得收下,赶快从退还的三千多两银子中取出来一千两,以闯王的名义强留下来,算是闯王对众头目和全体弟兄赏的酒钱。黑虎星率领众头目把李过等送出几里外,临别时,他对李过说:

    “大哥,我本来应该跟着你去,今后随咱闯王叔一道打天下,可是我手下的弟兄们都是土生土长的,不愿意离开故土。你们把贺人龙打败了算罢,万一吃了他的亏,尽管往咱这方面退。”

    他站在高埠上,一直望着李过一行人马转过山脚后才回去。

    李过回到马世耀盘的村庄,却没有见到世耀。原来世耀因得知李过见黑虎星以后的情形很好,大为放心,午后带着人马出外打粮,只留下二十几个人看守老营。李过刚坐下休息片刻,忽然有本村百姓慌慌张张地跑来禀报,说有六七百官军从郧阳往西安开,从此地路过,离村子只有三里远了。弟兄们因实力如此悬殊,都很惊慌,要求李过率全体四十余人立刻撤走,免被包围歼灭。但李过想着,马世耀好不容易弄到几十石粮食,仓猝间没法运走,人马一撤,官军进村,这些粮食就完了。他决定冒点风险,用计策使官军不敢进村。于是他把世耀的二十多名弟兄布置在村边的树林中作为疑兵,自己带着二十名骑兵到村前一里外的河滩里,放马吃草,将士们坐下休息,随便玩耍,又派人从小路飞马去告诉黑虎星。

    官军正要从村边路过,忽然看见这种情形,不摸底细,隔河停下,不敢前进,怕的是中了埋伏。过了很久,一位军官骑着马,率领十几名弟兄,来到河滩中察看情形。李过跳上马,带着两三个人奔向前去,一箭射死了骑马的军官,又连着射死两个人。这一小队官军一哄而逃。李过也不追赶,退回原处,下马休息。

    官军愈看愈狐疑,黄昏又临,不敢久留,绕道走了。官军刚走,黑虎星也亲率救兵赶到。他跳下马,对李过大声说:

    “哥,可惜我来迟一步,让杂种们逃走了!”

    这天夜间,马世耀打粮回来,恰好李自成也派人骑马来到,说潼关方面风声紧急,催李过率马世耀等星夜赶回。李过把运送粮食的事对世耀嘱咐几句,自己在五更时先动身走了。

    贺人龙已经率人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