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计策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一章:计策 (第1/3页)

    朱由检沧然泪下,不堪设想的事情虽然没有发生,但就像曾经发生了一样,现在,虽没有亡国,但感觉就像亡了国一般,刻骨之疼,岂能不悲伤沧然泪下。

    他很,他恨朱纯臣、恨李国祯,他恨,他恨温体仁、恨周延儒,恨魏藻德,恨李建泰,都是这些奸佞蒙蔽了他,要是有一个忠贞之人,大明江山也不至于江河日下,他更恨自己,妄自为聪明,然而所用皆是奸佞,他恨自己有眼无珠,以为官员个个私欲熏心,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忠臣良将慷慨赴死。

    朱由检痛不欲生,也开始反思,他觉得他就是最昏聩的君王,有个地缝,真想钻进去。

    王承恩还好一些,经历过无数的风雨,一介太监,孑然一人,没有正常人的那般情怀,但也泪流满面,浑身颤栗不已。

    现在,王承恩截然开朗,好像已经想明白很多的道理,已经不计较王金龙抢他的东厂了,他觉得也许东厂在王金龙的手里更有用处,自己一个太监,人不人、鬼不鬼的,贪恋那些权势干什么?以后能够开心的活着比什么都强。

    只有死过一回的人,才知道生命的可贵,那件事儿虽然没有发生,但王承恩却觉得自己犹如死过一回一般。

    王承恩有一个问题萦怀,唐通来了,刘泽清跑了,那山海关的吴三桂身受皇帝的器重,年纪轻轻就成了山海关提督,正一品大员,皇上还封了他伯爵,他真的听从吴襄的话,没有来救援京城?

    仔细一想,应当是这样的,不然王金龙说的如此细致,却半点没有提到吴三桂,先前王金龙只说到吴襄写信,吴三桂在路上拖延磨蹭。

    “吴三桂那个王八蛋该死!”,王承恩恨恨的说道。

    朱由检突然醒悟,“爱卿,这吴三桂这么处置?是不是叫他立刻返回宁远?”

    这里面包含着两个问题,吴三桂再不能用了,宁远不能丢。

    关于这个问题,王金龙早就想过了,想好了,在没有来以前就仔细推敲过了,“不,叫他全部撤到山海关。”

    “哪宁远就这么的丢弃了?”

    “皇上,你对辽东的形势不了解呀!宁远孤悬关外,现在的情况是建虏的势力已经起来了,守住宁远,暂时没有问题,但意义不大。”

    “那可是二百里的土地呀?”

    王金龙想说朱由检,你特么的和老蒋犯了一个毛病,就知道盯着土地、城池,“皇上,你听臣分析,战争的最高境界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你记得一句话,失地存人,人地两得,存地失人,人地两失,我朝最大的敌人不是李自成,而是辽东的建虏。这次虽然很危险,实际上是让李自成钻了空子,阴差阳错罢了。”

    王金龙只能这么说,平心而论,李自成还真的不是钻了空子,李自成有百万大军,实力在那里摆着,姜瓖和王承胤投降也是必然,但王金龙略施小计,就破坏了李自成的好事,是因为他知道历史的来龙去脉。

    朱由检愕然,“此话怎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