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推荐的何止两个人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三章:推荐的何止两个人 (第1/3页)

    朱由检闻听大喜,“好呀,你说!朕就知道你最知道谁好谁坏、谁庸谁良了。”

    王金龙说道:“这推荐的第一人乃是驸马都尉巩永固。”

    朱由检笑了,“永固忠能,朕岂能不知道?”

    “知道还不用?皇上知其贤,却没有用其贤呀!”

    朱由检一愣,特么!咋和朕说话呢?但朱由检也知道王金龙说话就这样,这一晚上,被他呛过好几回了,由其是对王承恩,王金龙这小子说话更损,“爱卿有所不知,祖制,皇亲不得干预朝政。”

    王金龙说道:“臣说的就是这个。”

    “哦?”,朱由检看着王金龙,他想听听王金龙说什么。

    “皇上,祖制,外戚不得干政,无非是怕外戚依仗与皇家的亲戚关系危害社稷,根子还不是在皇帝身上,皇帝不允许,谁敢呀?难道明知道巩永固忠心耿耿,贤能有本事,就因为祖制而赋闲不用吗?你现在最缺少像巩永固这样忠心贤能的人了。外戚会不会干政?原因不在臣下,而在君王,君王英明,外戚怎能干政呢?只有皇帝羸弱糊涂,才可能发生外戚干政的事儿,但也不一定。历史上,各朝各代,那个皇帝没有许许多多的外亲,娶一房媳妇,就多了一家外戚,嫁一个闺女,就多了一个驸马爷,不就是出了一个王莽吗?多数的外戚不都是规规矩矩的为国出力吗?那王国兴不就是你哥的亲小舅子吗?大事临头,他没办法,但却随你而去了呀?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好的外戚该用还的用,你们和你是亲戚,他们更忠心不是,但有的外戚你要注意了,不仅不能用,该收拾就要收拾,你那两个老丈人,他们没有当官吧,不是一样没少干缺德的事么吗?你的那几个小舅子个个不是都督,就是都督同知,他们利用职权,祸国殃民,算不算干政?您明知道巩永固贤能,关键时刻,知道巩永固才是最可依靠之人,有大事了知道和巩永固商量,为什么就拘于祖制而不敢使用呢?那李国祯、朱纯臣不是外戚吧?你看他们都干了什么?一个把你的京畿守军管的稀巴烂,一个结交匪人结党营私,干的都是祸国殃民的事儿,是真正将你逼上绝路的人。”

    “用人不能看他是什么身份,而要看他的品质,有一句话叫举贤不避亲,难道说的不很有道理吗?所以,臣给皇上举荐的第二个人就是刘文炳,他和巩永固,一个是你的亲妹夫,一个是你的亲老表,他们能干对不起你的事儿吗?如果京畿的军队让他们两个管起来,别说一个李自成,就是来十个八个李自成又能如何?从哪里来,老老实实滚回哪里去!”

    特么,你在给我上课么?不过,朱由检觉得王金龙说的有道理,“你让朕想想。”

    “行!臣给皇上推举的第三个人就是何复。”

    “何复?”

    “对!何复这个人非常的有才能,德才兼备,他刚刚当官就任高县知县,就遇到李自成的围困攻打,三年,李自成不能把一个没有多少兵马的小县城怎么样,就知道何复的才能了,就连李自成的部下都因为敬佩何复改投到朝廷这一边了,甘愿被何复驱使,不很说明问题吗?后来,何复因违反上官意图而被贬谪戍边,起复后任英山县令,张献忠攻打两年,周边皆破,唯独英山安然无恙,你说这何复的才能若何?前几天,皇上下决心坚守京师,但皇上是明白人,别说皇上就没有第二套方案?皇上要南巡,路上就的有人开道接应吧,皇上的心目人选不就是何复吗?这样有才能忠心耿耿的人,皇上为什么不加以重用呢?”

    朱由检算是服了,“爱卿,你说的对,何复确实是可用可靠之人。”

    “皇上,臣再给你推荐几个小人物,这几个人现在都是二十多岁,他们在大明朝亡国后一心恢复大明,干的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他们的事迹后人敬仰万分,几百年后,其它的人早就被人遗忘了,他们却还在享受着人们供奉的香火,臣之所以推荐他们,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大义,坚韧不避险恶,矢志报国,并且年轻,将来你还可以留给你儿子用。”

    朱由检震惊了,王朝居然还有这样的人物?也感动了,王金龙这样考虑,才是老谋深算,忠心耿耿,“爱卿,别卖关子,赶紧给朕说说都有谁。”

    王金龙说道:“这推荐的第一人叫阎应元,北直隶通州人,现任江阴县典史。你也知道我朝原来的结局了,老鼠尾巴占领北方后,接着,还要占领南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