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如何用药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抑郁症患者如何用药 (第1/3页)

    某日,一个慵懒的午后,我无意中在一个网站上瞥到一组漫画。画面上,一个人在巷道里挖掘金矿。他筋疲力尽,离金矿越来越近,只剩下薄薄一层矿壁了,只要再挥一镐,他就会置身于财富之中。然而,他不知情,放弃了,掉头而去,垂头丧气。黄金永远被封闭在黑暗深处。

    这组漫画让我悚然惊觉,一半后怕一半庆幸。对于黑暗中与抑郁症抗争的人们来说,这幅画是一个寓言,它警示你:坚持到底,不要放弃在黎明前的最后一刻!

    这是一个信念,同时它需要抓手。这个抓手就是——坚持服药,足量足疗程。

    足量足疗程

    我们已经知道,抑郁症是患者大脑中三种神经递质(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失衡所致。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大致就是通过改善大脑中三种神经递质的失衡,改善精神状况。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抗抑郁症药物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分成八大类。其中最常用的一类,叫“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简称SSRIs。

    其作用机理是:大脑刺激产生血清素后,神经元又会从突触间隙中回收血清素。SSRIs系列药物的功能,就是有效地抑制神经元对血清素的回收,从而保持其浓度。

    也就是说,SSRIs并非刺激大脑生产血清素,而是减少其被消耗,从而维持大脑中血清素的平衡。

    目前,SSRIs系列共有6种药,其中最著名的是百忧解(氟西汀)。

    20世纪80年代初,百忧解诞生于美国,被誉为世界药物开发史上一大里程碑。据当时美国报纸报道,许多原本生性胆小或腼腆的病人服药后判若两人,增加了自信心,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一些美国报刊杂志甚至称百忧解为20世纪的“奇迹药”(Wo

    de

    d

    ug)。

    除了SSRIs系列,还有单一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的NE系列,比如瑞波西汀;有单一作用于多巴胺的DA系列,如安非他酮;有双重作用于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SNRI系列,如文拉法辛;还有针对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血清素的Nassa系列,如米氮平,等等。总共几十种药。

    一般来说,西药发挥作用是“立竿见影”的。可是,抗抑郁药是个例外。这是因为,抗抑郁药作用于大脑,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旅程。实现改善大脑神经递质的功能,既需要足够的药量,也需要足够的时间。任何一种抗抑郁症起效,至少需要4到6周的时间,有的甚至需要6到8周。这就是“足量足疗程”的由来。

    很多患者不知此理,服药三五天后,发现没有效果,就失望而停药;也有的患者坚持服药一段时间,正面效果没有显现,副作用却先期到来。他看不到前景,又难以忍受副作用的痛苦,中途放弃服药,何其可惜。

    因此,无论选用哪种药,都必须用足治疗剂量。不要期待奇迹发生,要咬紧牙关,坚持一直到药物起效。

    如何选药

    足量足疗程,靠患者坚持。对医生来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为患者选药,以及确定药的组合。

    北京安定医院姜涛医生曾对我说,选择恰当的抗抑郁药,关键是把握抑郁症是一种特质性疾病。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有多种变异性,不同的药,药物特点有差别;同一种药,用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反应也有差别。临床医生选药,既要把握某一种药的药性,又要能合理评估它对于病人的效果。

    这么多种药,能不能说哪个药更好?姜涛认为,不存在明显的等级关系,关键看药物对于病人的疗效,以及耐受性及安全性。作为医生要积累临床经验,积累用药的感觉。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余金龙医生也认为,药和药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就看怎么用。

    他撰文称:“同一种药物治疗同一个病人,有的医生用起来疗效好,并且副作用小,有的医生用起来不仅疗效差,副作用也大。为什么?经验使然。有的好医生,几十年来长期大量用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