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财主

    第一百二十五章 财主 (第3/3页)

如何知道扬州的掌故风土,一时也是手心冒汗,不知该如何应对。

    眼看两人的身份就要拆穿,忽然远处有人唤了一声:“老何!”

    看守人回头一望,见是一个土财主似的人,穿着华贵的丝绸衣裳。

    “呦!您老来了!”看守人也不管赵似和云湘了,忙不迭的迎了上去,寒暄道:“袁大官人,您老来的倒是勤!”

    云湘瞧着这人,总觉得他有几分面熟,但又说不清是在什么地方见过。

    赵似一拉她的手,说:“快进去!”于是他二人便都进去,混在了人堆里。

    这个姓何的看守人陪着这位袁大财主走来,居养院里也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小孩子们纷纷跑来讨要食物,跟在袁财主身后的几个小厮也打开随手拎着的布口袋,将和着糖的面饼一块块分发给孩子们。

    “您老真是活菩萨!”看守人笑着说:“官府每月都有拨粮来,您还要再添一笔,真乃是活佛转世。”

    袁大财主打量着这里的穷人,目光从他们的脸上一一扫过,扫到云湘时目光中忽然露出几分异样。

    云湘感受到了这种异样,但她并没有多想,只以为是自己过于紧张所造成的错觉。但这种异样也只停留了不到一秒。

    袁大财主转头对看守人说:“即刻搭粥棚。”

    “是!”看守人应了一声,随即离开了。

    在居养院做看守人是一件苦差事,大宋虽没有贱籍的说法,但人们往往会把这样的职业与守墓人、夜香郎一起并称为贱籍。

    因为他们要常年与恶臭为伍。居养院的这些人虽然有官府的救助,但也十分有限。大部分人都处于营养不良、苟延残喘的状态。

    所谓人穷志短,不少人为了活命不惜去抢劫或者偷窃,这间接的就会给居养院的看守人带来麻烦。

    而这位乐善好施的袁大财主却月月来散财,不仅救活了不少穷人,也为这位姓何的看守人免去了不少麻烦。因此他才如此殷勤。

    有些力气的年轻人帮着袁财主的小厮们和看守人一起将粥棚搭起来,然后烧火熬粥。

    不过赵似和云湘躲在了暗处,也没有人发觉他们。

    “湘儿,你如何会说扬州话?”赵似问道。

    云湘苦苦一笑,说:“以前爹爹在时常去那边采茶,我幼时常常跟去,便学会了。”

    “原来如此。”赵似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云湘望了一眼远处的粥棚,说:“赵郎,咱们也去喝一碗粥吧,奴的肚子饿了。”

    赵似却向她投来颇为严厉的目光,说:“不可以,你我乃是金玉之身,如何能与这些乞儿同食。咱们吃了这粥,就真的成了乞儿了。”

    “可是……”云湘轻轻扯动他的衣袖,说:“我们再不吃东西会饿死的。”

    望着可怜巴巴的云湘,赵似的心也软了下来,只得叹息说:“大丈夫能屈能伸,也罢,受辱一次也无妨。”

    于是他拉起云湘的手去排队领粥。虽然发给他们的碗十分粗糙,看上去也是很久没有清洗过了,但折腾了一夜的云湘早已饥肠辘辘,那还能计较这些。

    她领到了粥,连忙道谢之后,就蹲在一个巷子口“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其他乞儿也蹲在周围。

    此时再看她,那里还有莫家二姑娘的矜持和风姿,这分明就是一个可怜的乞丐婆。

    这时,忽然有人从背后拍了拍她的肩膀,云湘回头一望,原来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看样子也是居养院里的。

    云湘满以为她是来抢自己的粥的,于是连忙将自己的粥喝光了,说:“我这里没有了,你去那里领吧。”

    小女孩却摇摇头,问:“大姐姐,你想不想吃炊饼?”

    云湘一呆,忙问:“你有炊饼?”

    小女孩点点头,说:“跟我来。”说着就拉起云湘的手向巷子深处去了。

    “哪里有炊饼?”云湘话音刚落,只觉得眼前一黑,接着就失去了知觉,整个过程不声不响,以至赵似捧着粥从人堆里挤出来时,竟也找不到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