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宏图

    第三十章:宏图 (第2/3页)

真是文人本性不改,说话也太夸张了,闯贼哪里来的百万大军?

    不过,这两个老臣不同于那些整日里只会“之乎者也”和“仁义道德”的文官,他们是有真本事的,更不缺胆气和魄力。

    而且,周世显也知道,两人过来是要干什么的,救命感怀之言不过是为了拉近关系,引入话题罢了,李邦华和倪元璐真正想要谈的,恐怕和周世显心里想的,是一回事。

    果然,这两个在朝堂上见惯了风雨的大臣,察言观色自然也是信手拈来,周世显不过是稍稍表露了一下,两人就猜到了。

    于是乎,李邦华也不再遮遮掩掩,更不绕什么圈子了,直接开门见山道:

    “此番南下,不仅是护驾抵达南京那么简单,最关键的,还是如何保住南方的半壁江山,然后再图北伐,恢复河山,剿灭乱贼。

    如今闯贼势大,北方各省皆已陷落,若无意外,其很快便会挥师南下,而川蜀西贼肆虐,南方又几无可战之兵,局势可谓危急。

    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各省虽仍有可用之资,但若不革新朝政,整顿吏治,收归财权吏权兵权于中央,恐怕便是到了南京,也无济于事。”

    周世显听罢,心中也暗暗点头同意,李邦华的见解确实不错,更是说到了核心之处。其实,原本历史上,南明朝廷亡就亡在这些难以改革的地方。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无止境的“党争”,这使得南明错失了许多次反攻的机会,更使得本就不强的军事力量被进一步消耗。

    “所以,驸马带上老朽两个,应当是想要让南直隶和浙江,江西等地的官员同心协力,共赴国难,在朝中形成一股坚持抗清的强力吧?”倪元璐也隐晦地问道。

    周世显听了两个老臣的话,知道自己没有带错人,他们都是明白局势的人才。在这个信息通讯极其不发达的年代,这样的人才是极其稀少的。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人,在当今华夏,找不出十个来。不然,李自成也不会败得那么快了。

    “两位大人所言极是,本驸马确实也在担心这个,但只要陛下安然南下,在南京重建朝廷,稳住人心,以江南之财力物力,抵挡住流寇和东虏,应当是不难的。而且......”周世显欲言又止,下面的话,说与不说,就看李邦华和倪元璐问与不问了。

    “驸马莫非是早有良策?”李邦华见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