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千里追兵

    第三十五章:千里追兵 (第2/3页)

中要拿的物资全部搬到了船上之后,他并没有丝毫耽误,象征性地征求了崇祯皇帝的旨意之后,当即重新对大军进行了调整。

    虽然有一百八十多条漕船,但除去押运粮草金银,护卫天家大臣的十几艘大船,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小船,在保证速度的条件下,自然不可能把两千兵丁和八百多匹战马全部一起装上,特别是那些活蹦乱跳的战马。

    而且,就算装得下,以运河的宽度,沿途没有骑兵护卫掩护,也绝对是大忌。一旦遇敌,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护驾大军必须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一人三马,分成两班,只携带一天的粮草,紧跟船队沿着运河南下,另一部分则是乘船护驾,两边定时轮换,以保持士兵和战马的体力。

    在岸上的那支兵马自然是薛老二和张洪轮流带队,由锦衣卫,京营旧部和“武/卫营”组成,专门负责供应他们粮草的船只也会和他们保持同步。

    周世显虽然对于孙虎,翁大杰,孔涛三人的忠诚已经不怀疑,但是骑兵和火枪兵一样,都是他在关键时候硬抗顺军的关键,必须掌握在他的心腹手中。

    毕竟,若是心腹都得不到重用,谁还会真心实意地替你卖命?

    而经过周世显的恩威并施,孙虎,翁大杰,孔涛三人都不敢再有什么小心思,更何况如今漕船在手,南下几乎已经成功了一半。

    只要到了南京,他们就是从龙护驾之臣,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胜利就在眼前,傻子才在这个时候叛逃呢!

    王朝东依旧率领另外一半锦衣卫护卫在崇祯皇帝的周围,周世显则带着百余名京营旧部护卫在前后,其中包括了那八十多个火枪兵。

    孙虎,翁大杰,孔涛的兵马分别被部署在了船队的前后两段,周世显也把那五十多具甲胄平分给了三人,而不是继续武装“武/卫营”。

    只要过了沧州,东光,很快就能进入山东了,李自成此时还根本没有派兵进入山东接管地方,而刘泽清虽然已经领兵南逃,但山东名义上还是明军的地盘。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往年山东,南直隶等地征发的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