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紧追不舍

    第三十六章:紧追不舍 (第2/3页)

不弱。张洪和他们交过手之后,基本确认了这些都是原本边军的精锐夜不收。

    换言之,前来追击他们的,应该也是顺军老卒和原本明廷的边军精锐,要是周世显在野地和他们撞上,恐怕占不到什么便宜。

    可让周世显万万没想到的是,东光县县令在部署障碍物的同时,还让人挖开了运河的护堤,薛老二虽然驱散了那些民夫,但还是晚了一步。

    短短一个时辰,运河长堤便已经挖开了十多处出水口,这使得原本就因为春汛刚来,蓄水还不算深的运河一时间难以平稳行驶大船。

    周世显无奈之下,只好组织士兵,把那些来不及逃回城中的民夫又征集了起来,迅速开工,重新修缮了运河的护堤。

    如此一来,原本刚从沧州出发的谷可成,郝摇旗两部三千骑兵主力,已经追到了距离东光以北大约六十里的南皮县。

    主力骑兵和斥候的行动速度自然千差万别,特别是古代的战马在短暂爆发之后,持久力并不好。

    周世显虽然不知道自己和追兵的实际距离,但根据斥候的速度,心里推算一番之后,便意识到了局势的严峻。

    但这个时候,东光又已经被顺军占领,城内多半也没有兵甲可以装备他的大军,除了继续南下,进入山东,周世显已经别无选择了。

    不过,局势严峻归局势严峻,周世显并没有因此慌了神,依旧保持着清醒——这仗能不打自然是不打最好,能迟一些打,自然是迟一些打更有利。

    追击而来的顺军的骑兵精锐,战斗力一定非比寻常,装备也绝对不差,这绝不是庞仑临时收拢来的那些溃兵可比的,这是能不打就不打的原因。

    但问题是骑兵的持久力并不强,若是顺军不顾一切追击而来,必定人倦马疲。而他的兵马乘船南下,若是获得了兵甲装备之后,以逸待劳,并非不能一战。

    因此,周世显如今要做的,首先就是安抚躁动的麾下兵马,他作为整支车队的主心骨,这个时候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全军的士气。

    而周世显在面对危机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从容不迫,镇定自若,指挥有序,再一次给了这支“南逃兵马”打了一针强心剂。

    “听驸马的指挥,跟着驸马走,是绝对不会有错的!”慢慢的,这成了整个车队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共识。

    安抚了士气之后,便是组织士兵轮流划船,加快行船的速度,尽可能和顺军拉开距离,能逃脱追击最好,逃不了,就转过头来,给顺军一个大大的惊喜。

    而这些士兵皆是训练有素的老兵,这些日子又吃饱喝足了,整齐划一用力划船自然不难。

    紧赶慢赶之下,在这日亥时一刻,周世显的船队终于抵达了德州,并连夜入城,着手部署防御,薛老二和张洪则早一步率军进城,控制住了这座运河上的重要城镇。

    德州是山东进入北直隶的水陆枢纽,南方的漕粮,商贾,货物,还有官员学子进京,基本上都要经过此城。

    因此,德州城也在一次次扩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