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变局

    第一百三十七章:变局 (第2/3页)

方,清军的士气免不得低沉萎靡,大军中的畏明风气甚至已经产生,主张围而不攻,等待野战的一派也得到了军中更多将领的支持。

    就这样,由于徐州城内明军的严防死守,多铎在南面的攻势又一时没有取得进展,明清两军似乎提前进入了城池攻防的相持对峙阶段。

    与此同时,城外清军的战略调整似乎正式确定了,多铎开始了战略收缩,将兵马集中在城南,城西的几个刚刚修筑好的大寨之中。

    清军的哨马也开始更为严密的封锁,但徐州城内明军斥候同样凶悍,这使得薛老二和高杰依旧还是能够和外界取得联系。

    当然,这是多铎的“外紧内松”之策,为的就是引诱南面的明军赶来支援。

    多铎既要指挥大军攻下徐州城,歼灭南直隶的明军主力,立下不世之功,为保住自己的权势打下基础,又要尽可能的保存麾下大军的实力,这是他最大的政治资本。

    毕竟,有了不世之功而没有最为强大的军队,多铎在朝中的地位一样不稳。最可靠的,永远只有自己手里的兵权。

    因此,他才会如此迫切地想要周世显北上支援徐州,如此才有可能可以在野战中消灭淮河以南的明军主力。为此,多铎甚至不惜让周世显获悉徐州城的情况。

    要知道,作为围城困敌的一方,应该是要在各战线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再放出城内的哨骑信使,让他们将这些坏消息带回城中,进一步打击城中守军的士气,正所谓“攻心为上”。

    “城内的明军迟迟未动,淮安,凤阳的周世显也是如此,必须要让他们听到一些好消息,他们才能放开手脚来战。”

    多铎看着面前的洪承畴,尼堪,孔有德等人,转身缓缓道:“趁此时机,派出民夫尽快收集制造攻城器械和搭建营寨所需的木料,必须要在一个月内完成攻城器械的制造。”

    “可若是如此,城内明军必然会士气大振……如此一来,奴才担心到时局势难以控制……”洪承畴听罢,却是忽然开口劝道。

    “洪督师所言,本王也考虑过了,但若是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便是明军士气低迷,可仍旧有上万兵在城墙之上,若是强攻,死伤恐怕难以估计。”

    多铎微微叹了口气道:“南直隶的战事,还得湖广那边加把劲,逼着明国的那个周世显北上决战。”

    此言一出,洪承畴微微一怔,也不说话了。

    “吴三桂,高弟,还有阿尔津如今正在湖广牵制明军,更要提防左良玉率明军进攻襄阳,突入我军腹地。”尼堪忽然出言道。

    “英亲王如今应该已经领兵进入了湖广,只等左良玉率兵来攻,便可将其歼灭在襄阳城下,到那时,我军士气必然大振,那个明国驸马,也必然陷入被动。”

    “不过,便是不攻城,要围点打援,也必须将城内的明军精锐大部消灭,击垮其余部之战斗意志方可。否则,到时候极有可能成了徐州城内的明军和周世显两面夹击。”

    洪承畴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