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变局

    第一百三十七章:变局 (第3/3页)

扭过头来,看着眼前的满汉诸将,又继续说道:“徐州城内的明军主力,还是得想办法解决掉,否则便难以全力攻击周世显的援兵。”

    这倒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不过多铎对此倒是另有想法:“督师,不必歼灭,把他们围起来,明军就不可能再出城和咱们野战了,如此效果也是一样的。”.

    很快,这场横跨数省,明清两军加起来足足有数十万人马参与的大战便已经爆发了一个多月了。

    但因为种种原因,除了徐州城爆发了还算像样的交锋之后,其他地方的明清两军,均是难以影响战局的小股部队试探性进攻。

    吴三桂自从顺军围城之后,便不断派出小股部队袭击城外的明军,但一直都是浅尝辄止,并没有要动真格的意思。

    不过,吴三桂发动这样高频率的袭击骚扰,派出了那么多兵马,耗费了那么多军需武器,可不止是为了应付清廷,更是为了拖住李过和高一功大军,使其不敢移兵他处。这就是吴三桂的狡猾之处了。

    如此一来,他既不必损耗太多兵马,又能完成清廷交给他的守城牵制任务,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了,吴三桂这样做自然不是为了效忠清廷,而是为了接着出兵的机会,整合荆州城内的陕甘绿营兵,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地方力量。

    多尔衮所谓“制衡”,在吴三桂这里终究没能成功,反而被他利用来团结地方军头,扩大自己的势力了。

    而长沙的堵胤锡这边,他原本还想要抽调精锐兵马从岳阳出发,前往湖北荆州府助战的,现在被吴三桂如此一搅和,也只能暂时作罢,继续固守防线了。

    毕竟,打仗不是堵胤锡的长处,他搞后勤,安排粮草军需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南京如此信任他,整个湖广的军政大事都由他全权监督协调,还让两广供给了大军的相当一部分军需物资,他自然得确保长江以南的安全。

    所以,除非是南京的命令来了,调他去助战,不然他都不会主动出击。

    大战之前,周世显便制定了周全的作战计划,考虑到了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况,随着战局的发展,许多一开始的部署必然是要调整改变的。

    如此一来,等到变局真正到来的时候,无论是于己方有利还是有弊,朝中军中也不至于手足失措,甚至是发生一些和原本历史上一样,不可思议的低端错误。

    当然,现在的局势还是在周世显等人的计划之内的,吴三桂虽然骚操作不断,但只要他不能发兵突破李过,高一功的包围,荆州,甚至是湖广的局势便不会超出周世显的计划。

    不过,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长江南岸武昌府的左良玉大军,一直没有发起像样的进攻。

    这就让驻守襄阳的高第十分不解了,他想不明白左良玉到底要做什么,心中甚至已经产生了重新部署襄阳府兵马的打算。

    而随着阿济格领兵分批潜入襄阳,李过,高一功,堵胤锡,左良玉都毫无察觉,湖广的战局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