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错误的时间做了对的事

    第二十一章 错误的时间做了对的事 (第2/3页)

    王朝的土地是有变化的,如果没有长久的征战,如果没有疯狂的进攻,如果没有大量人口的消耗。

    那么人口的增加会高于土地的增加,进而会让新一代的百姓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从而让他们慢慢陷入迷茫乃至于穷困之中。

    穷则生变,更何况是一群没有生计的穷人?

    因此他们得想办法活下去,而想着想着...朝廷可能就没有了。

    当然,不用井田制或者说不用这种办法直接将土地的权利交给那些世家豪族也是皇权巩固的一种办法。

    简而言之,将百姓与皇帝之间的矛盾变成了百姓与世家豪族之间的矛盾。

    让世家豪族们去承担这种人口增加而带来的问题。

    好处就是朝廷和百姓之间有了一层缓冲带,然后若是等到下面的世家豪族将怨气吸收的比较多了,那么就直接对其下手。

    最经典的例子...应该就是稀西汉时期的政治环境。

    西汉官员升迁手札记载,每逢官员外放总是要做三件事情!

    杀豪强,分田地,均财富尽敛民心然后大兴水利,开垦农田,缓解百姓压力,最后大兴教育导致政通人和...

    靠着这种办法,西汉的官员那所过之处当真是人头滚滚,杀得地方豪强就和三孙子一样。

    但这么做同样是可以救得了一时而救不了一世。

    同时也导致了这么做的最大的后患也出现了,那就是世家豪族也不是傻子,一次两次他们尚且还可能反应不过来。

    但是随着种事情的增多,他们终于开始学会了反抗,甚至是学会了改变...

    从而在一场大乱之后世家豪族与皇权共同治理天下的局面就慢慢形成了。

    而朝堂之上那皇权与外戚之间的争夺慢慢也就演变成了皇权,外戚,宦官,清流世家之间的多重角力。

    这个时代,被称之为东汉....

    当然这些历史在杨千万这里并不重要,他也不是很在乎这些历史的发展。

    他在乎的是....如何改变这种事情。

    此时的杨千万似乎发现了那位声名赫赫的文抄公最致命的问题。

    那就是他空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然后他也利用这些见识在这个时代做出来了常人无法做到甚至可以说无法理解的改变。

    可是他只是照本宣科,并没有明白这里面的根源。

    或许是因为他并没有这里面底蕴,而那位文抄公没有东西,偏偏他杨千万有!

    “顾兄!”此时想通了这些事情的杨千万突然开口说到,“所以如今这朝廷发布如此政令就是为了遏制人口。

    或者说必须遏制这逐渐失控的人口,然后转而治理...

    但顾兄要知道,即便是我等当真做了,甚至可以做得更加决绝狠辣一些。

    可这仍然是治标不治本。

    天下逐渐开始失控并不是因为人口的增快,或者说不能将所有的原因都放在百姓之上。

    不知道顾兄以为如何?”

    “杨兄竟然还有如此想法?”此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