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推脱玉玺之失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九章 推脱玉玺之失 (第1/3页)

    因玉玺遗失,赵烨夜不能寐,本欲乘着夜色悄默声溜走,奈何如今皇城内草木皆兵,赵烨还未溜出永安宫,便听到宫门外甲胄来回溜达声,只能悻悻回屋继续睡觉。

    未及天明,赵烨便让宫女带路去寻刘辩。

    永安宫处在北宫东面,赵烨特意遣人婢女打听,刘辩就寝于承光殿,早朝在北宫主殿崇德殿,于是便在两殿路上堵刘辩。

    远见刘辩在一行人簇拥下往崇德殿而去,此时刘辩身穿黑色朝服,头戴通天冠,犹如众星捧月,模样看上去,倒是英姿飒爽,与昨日落魄对比鲜明。

    赵烨迎过去,把刘辩拉在一边,小声道:“皇兄,昨个玉玺不小心遗失了。”

    刘辩闻之大惊。

    “协弟,这如何是好?”

    赵烨听后心里凉了半截,原本还希望刘辩能给出个注意,没想到这厮竟然慌乱不知所措,当下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

    古代讲究气运,传国玉玺乃国之重器,用之则代表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示气数已尽。

    也难怪刘辩会如此慌乱,皇权天授,玉玺为符。丢失了上天给予的玉符,那便表示你不配当上天的使者,不配代天管理黎明百姓。

    从尧舜禹开始,就靠着一套君权神授的思想来统治百姓。

    与刘辩不同的,身为后世人的赵烨可没有君权神授的觉悟,所以玉玺对他来说只是一个价值连城的宝玉,因此对刘辩过激的反应嗤之以鼻。

    “玉玺已失,只能命人去寻。”

    “可太后及朝臣,若知道朕丢了这玉玺,那朕这皇位怕是不保。”

    “既然如此,陛下可以告诉众臣及太后,是我刘协丢失了玉玺,与陛下无关。”

    赵烨心头愤愤不平,说话不由偏激。

    刘辩听此,脸色难堪,玉玺是刘协所失不假,但危难关头,把这传国玉玺交九岁刘协保管本身就说不过去。

    许久,刘辩叹气道:“此事乃我过失,这自然万万不能说是协弟你遗失,昨日我曾对你说过,它日回宫,我当待你如手足。”

    赵烨听闻片刻吃惊,他所知道的刘辩胆小怕事,但是今天似乎有点不太一样。

    丢失玉玺这等大事,竟然不推卸到自己头上,这不符合刘辩懦弱的性格啊。

    赵烨道:“天子无错!”

    “那应如何?”

    赵烨道:“可告诉众臣,于是由张让协带,如今张让投河,河水湍急,不见尸身,这玉玺……”

    刘辩道:“张常侍待我不薄,我岂能污了他名声。”

    赵烨有时候真想给刘辩来一嘴巴。

    这皇宫之乱之始,就是十常侍与何进,可以说外戚与官宦这两帮人马就加速东汉灭亡催化剂。

    赵烨给刘辩一个鄙视的神情,这个时候还顾及别人的名声,先好好考虑下自己的性命。

    刘辩还在犹豫,赵烨道:

    “洛阳皇宫之乱,罪魁祸首便是张让,段珪,若他们不挟持我们出逃,怎会有玉玺之失?再者,张让已死,他便是最好的替罪羊。”

    用赵烨的话说,死人不背锅,难道让活人背。

    刘辩思虑片刻,便同意赵烨的说辞,眼下的情况自然把这玉玺丢失的事情推在已死之人的身上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