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获新生(前途未明敌友难分;蛛丝马迹真凶现形) 第8章 长安,我回来了

    第一卷 初获新生(前途未明敌友难分;蛛丝马迹真凶现形) 第8章 长安,我回来了 (第3/3页)

尽,这时尚还不闻城中喧嚣热闹,更清楚的是冠盖繁荫里莺雀啾鸣的脆音,但那城中,飞宇高阁已然隐隐在望。

    是啊,长安城,我总算是又回来了。

    柳小娘子轻轻一笑。

    ——

    当京都正南明德门遥遥在望,王柳两家这行车马却在郭外一柳密荫浓遮处停歇下来,但凡外郡入京者,于城门处当然要例行最后过所,由城门守“验明正身”,包括随行部曲仆役以及所带物资都要一一察验,若是那商贾平民只好恭序排列待察,这又需要等候多时,而例律之于世族官员总有宽容,长安是权贵世望云集之处,那些城门守卫可不敢轻易得罪显贵,更别说“十望”之家眷返京,又都有本家子侄迎候通融在前,是以一众部曲仆役虽然免不得排队待察,主人却只需等待家人打点周道来迎,换乘装饰更加精美的牛车入城,根本不需耐着性子候列。

    是以各处城门之外依傍着自然景观,就有不少商贾开设的酒肆雅舍,专供远途归来的贵族们略微盘桓。

    众人今日抵达的消息也早让部曲通知了入城,王七郎与贺十四又一马当先,早早赁下了一处雅舍,又遣人通知接应者来此会合,及到袁氏等女眷到时,这处别说清场再无外人,便连一桌子果饮糕点都准备妥当。

    听说柳家前来迎接者为柳郡公之嫡长子,也即王七郎未来内弟,袁氏才总算放心把柳小娘子“交还”,却又叮嘱身边得重之仆妪:“你跟着去一趟,诸如猜度之辞倒不需说,可七郎听闻那姚姬有意打发小娘子身边仆妇实为确凿,这话不妨告诉萧娘子,再有姚姬之女意图强夺她姐姐腕上珠串不得,恼羞成怒泼人一身汤水之事也是亲眼所见,不妨直说,另外姚姬一路贻笑大方之言行,也告诉一声。”

    仆妪不由踌躇:“娘子,到底是柳家内务,若仆一一细诉,仿佛有些过度。”

    袁氏又想了一想,摇摇手:“就按我嘱咐行事,转告萧娘子,原本这话该我亲自意会,奈何才返京都,当然要先返自家,不过受人之嘱忠人之事,既途中发生意外,我虽不好理断,也得把见闻告之,况且咱们两家即要联姻,倒也没有交浅言深之忌,姚姬言行不堪,是我提醒一声,也为姻亲之谊。”

    待那仆妪领命告退,袁氏才叹了口气。

    若是换在从前德宗一朝,她哪会对区区姬妾心生顾忌,德宗帝虽不比得盛世时那几个君主,对政务颇多荒疏而一昧沉湎享乐,往常也偶尔有些荒谬言行,却还能听得进裴相等些臣子谏言,总归还算待下温和,可不像如今!

    裴郑灭门不算远呢!

    那元贤妃非但出身寒微,居然还是个再嫁妇人,元刺史又是个暴戾无德之徒,姚姬之姐听说甚得宠爱,还真保不住元贤妃会为其出头。

    若是因这一桩闲事影响了儿子仕途,甚至被圣人怪罪祸及家族,那才真是得不偿失。

    萧氏历来目下无尘,矝傲得紧,哪容一姬妾败坏柳氏门风,有她与那姚姬打擂台,姚姬也顾不上寻王家是非。

    再怎么说,柳家也还是当朝权贵,韦太夫人可是太后姐妹,女儿又被封贵妃不久,眼下是实际上的后宫之主,总不至于被这么个姬妾治服。

    她既不能被区区姬妾当众要胁服软,又需得顾及小人生事,只好这般明面使绊“祸水东引”了。

    但愿萧氏还如从前脾性,恼怒起来干脆发落了姚姬,即使元贤妃不满,宫里头还有柳贵妃与太后降服,圣人就算着恼,也只会记恨柳家。

    然而袁氏忽然又想到自家儿子眼看就逃不脱迎娶柳氏四娘,那可是裴逆嫡亲外孙女,相比姚姬,这才是更大隐患,不由又愁眉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