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获新生(前途未明敌友难分;蛛丝马迹真凶现形) 第19章 “结交”元三

    第一卷 初获新生(前途未明敌友难分;蛛丝马迹真凶现形) 第19章 “结交”元三 (第2/3页)

“你我又不是不熟叩音,虽是好容貌,却口舌笨拙,也就只能熟背前人诗赋,自作无能,与她有何闲谈之趣?定是贺郎重色,倒与那元三郎一般秉性,我作赌,佳人定会心仪贺郎,元三郎这回必定心机白费。”

    元康听得此番议论,怎不心急火燎、怒气冲顶?

    因而这时,他听贺湛那番劝解——“三郎所言我大约能听出七、八分意思,想是听闻闲言碎语才生误解……但只不过,叩音不比青楼私娼而是隶属教坊,如三郎真欲赎她为私蓄确是违律。”——元康全不放在心上,仍是一脸骄横:“我及恩侯府可不是那些胆小怕事门第,晾也没人敢冒犯。就说上回,家父看中庶民妇,那妇人也自愿与丈夫和离跟从家父,却有那心怀叵测之徒造谣中伤,几个御史污告家父,但有天家圣断,诸人不过跳梁小丑而已。”

    什么民妇自愿,真要是自愿,何故一入侯府便“疾弱不治”?眼下御史台被谢饶平掌控,绝大多数是为谢相马首是瞻,只要天家不欲追究,还不干脆装作耳聋眼盲?便有少数不肯盲从者,却是势单力薄,虽尽职责谏斥,无奈天家不作理会也只好忍气吞声。

    不过贺湛当然不会说这实话,又再劝警:“三郎莫怪某直言,纵然及恩侯府正得圣上隆宠,可贤妃始终居贵妃之下。”

    元三这回倒听白了,粗眉一蹙:“十四郎言下之意莫非,贵妃会以此为把柄算计我阿姐?”

    “不可不防,贵妃到底出身柳氏。”

    那又如何!元三险些脱口而出,却醒悟过来诸多隐情外人并不知晓,眼下更非泄露的时候,险险打住,心里倒佩服贺湛机敏,能想到柳贵妃心怀叵测一点,更难得的是虽然从前并不相识,却肯尽心提醒。

    “所以,三郎还要三思,若真对叩音有意,莫若与此间假母商榷,今后独让叩音陪侍三郎。”贺湛又说。

    教坊乐妓原则上是卖艺不卖身,若是权贵强逼乐妓卖身反为违律,大周士人又多注重名声,不屑行此逼迫霸色之粗鄙事,就算对清倌人心折,也只会尽心竭力获得美人芳心,造成情投意合两心相许水到渠成。当然,好比及恩侯府这般强占民妇逼死无辜也无人敢论公道者,强霸乐妓自然更不值一提,再兼叩音又不比得叩玉这般声名赫赫,说服假母再不让叩音接待旁人,好比将人包养于此,那就不算违律。

    贺湛这是假作不知元三逼赎叩音是别有所图。

    “十四郎之言确是有理,也为好心,就凭这番,今后我也会当十四郎为至交!”元三尚且不忘与贺湛亲近关系,挤出一脸让人作呕的“媚笑”来,然而只是数息,又恢复蛮横:“大不了我求去圣上跟前,只要圣上许可,谁敢说三道四。”

    贺湛当然预料到元三不会就此作罢,早准备好一番说辞:“万万不可,三郎细想,某这几日在此盘桓,原是因远道归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