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获新生(前途未明敌友难分;蛛丝马迹真凶现形) 第25章 一去王家必有巧遇

    第一卷 初获新生(前途未明敌友难分;蛛丝马迹真凶现形) 第25章 一去王家必有巧遇 (第2/3页)

华富贵四字,自古造就多少忘恩负义、人面兽心!

    更何况幕后真凶很有可能是那人……

    帮凶们甚至还拥有“忠”字这块重盾遮挡一切斥责,更谈不上任何心虚。

    十一娘紧紧握拳,只觉胸口仿佛被巨大一块铅铁牢牢挤压,疼痛从心脉直冲喉咙,让她喘不过气。

    而就在这时,牛车终于轧轧停稳。

    萧氏仍旧颇显冷淡:“你原本知礼稳重,我也省得费事多嘱,只今日七娘、九娘都未跟随,我又与袁世母另有要事商议,迟些你与王家小娘子玩笑,记得比平时更谨慎些。”

    这是已经到了目的地,京兆王氏门前。

    十一娘收敛所有情绪,微笑称喏。

    大宅正入第二重屏门前,听闻客至的袁氏已经在此迎候,为待客之礼,她今日固然是盛装出迎,然而如云高髻上纵然金翠光华,却也难掩去袁氏眉间那股郁黯。

    而在袁氏身后的王十一娘姐妹却是兴致勃勃翘首以待,尤其十五娘,已经趁母亲不备悄悄踮起脚尖。与柳十一娘同行两月来,双方本已熟识,王十五娘又正活泼贪玩年纪,颇嫌自家弟妹呆板无趣,多得有个柳小娘子正合她意,既不吵闹任性,又聪明伶俐,是以分别之后,王十五娘竟十分挂念这位“忘年之交”,今日听说她要来拜访,高兴得一大早就没消停过,翻找出不少玩意,打算一股脑赠予那小丫头,她定会合不拢嘴。

    然而对于袁氏而言,对萧氏此行自是半点不觉突然和意外。

    莫说她家七郎救了柳家女儿性命,柳家自然会备礼登门正式道谢,便说联姻一事,柳四娘除服,礼数上柳家也要来意会一声,好教王家准备请期。

    而让袁氏不愉快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联姻一事。

    回京之后,听妯娌们闲话一番这些年官场变动,袁氏是越发不乐意这门亲事,但相比众多妯娌,她出身居末,又因为只有一子,历来不得翁姑亲重,别说没胆直言反对翁爹作主决定这门姻缘,便是昨日好容易鼓足勇气,在丈夫跟前试探一句“妾身在想,莫如待致儿明年春闱及第,再定婚期岂不锦上添花”,结果就遭来了一场埋怨。

    “妇人之见,及第便能锦上添花?仅是及第,候缺指不定也得需个五、六载,三年前四娘因母亡服丧你还埋怨耽搁七郎,这时又不急了?舍得让七郎再等五、六载才完婚?再者,我与七郎商量过,没打算让他明春下场,而是再精进两年,报考进士科。”

    得知儿子婚期不但不能延后,却反是将科考之期延后,袁氏只觉雪上加霜。

    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足见进士登科难度,虽万一考上,也比明经得职要快,不过七郎又不是那些次等世族子弟,王家可是京兆十望!一旦七郎考中,还怕朝中无人荐举,哪会如同那等没有门路者数载候缺?

    这些话,袁氏却也只能闷在心里,不敢真与丈夫理论。

    她这心情,又哪里愉快得了?

    尤其当见萧氏坐于步辇到了近前,竟与多年前丝毫未变,仍是仙姿玉色、婀娜窈窕,半点不似已经为人之母的模样,想到自己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