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获新生(前途未明敌友难分;蛛丝马迹真凶现形) 第28章 义川郡王

    第一卷 初获新生(前途未明敌友难分;蛛丝马迹真凶现形) 第28章 义川郡王 (第2/3页)

不甘亲子贺烨失储,担心贺衍登基后,小崔后这嫡母挑唆手足相残导致政变内乱,故而,留子去母以绝后患!

    这一隐情,是当年贺衍亲口告之。

    结合当时德宗崩前将上有生母照顾幼子托付予贺衍保全安康,似乎预料见小崔后命不久矣,可证贺衍此言并非虚构。

    小崔后与其父崔牧落得这般下场,想来义川郡王在当中不无作用,这才能解释如今他与天家“尽弃前嫌”之因。

    可是倘若义川郡王暗助贺衍得储,成功打压晋王之势,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何故还要视裴郑为仇,不除不快?

    这么一想,根结竟然又再度绕回贺衍身上。

    十一娘被这些杂乱纷繁线索困扰,还不得不分心与王家两位小娘子应酬说笑,一场客下来只觉得颇为疲累,好容易盼得午食后归府,上了牛车,她似乎隐隐想到还有疏忽之处,可不及分明,便听萧氏问道:“十一娘,今日你主动提请去观赏苑景,不符往常谨慎礼教,是为哪般?”

    十一娘抬眸看向萧氏,只见似笑非笑,那一贯冷淡的眼神中却隐带意味深长,立即收敛杂思,好在她早已盘算好说辞,这时并未措手不及,只微微一笑应对:“儿在来时,便听母亲说道有事与袁世母商议,见久久不曾出口,便猜测是因晚辈在前而不便直言,是以才敢冒昧,失礼之处,甘当母亲责罚。”

    话虽如此,可那双亮晶晶的瞳仁却满怀期待,当然是希望博得赞扬。

    萧氏不由失笑,到底还是个孩子,小心翼翼揣摩一番长者心事,壮着胆子为她解围,想来暗地始终有些忐忑,应是拿不准正中下怀抑或多此一举,虽说对于名门闺秀,人前遁规蹈矩知礼稳重是必须,可若太过呆板,却也不好。

    这孩子的确是真机敏,慧根不浅,可贵是过去经历苦楚并未积厚在心,仍旧不失灵巧剔透。

    又想十一娘到底不似七娘姐妹,若因庶出身份谨慎太过,造成一昧隐忍,将来岂不郁怀于心?自己待她,还是不能只求严厉,需得当心过犹不及反而是毁了她的钟灵毓秀。

    是以萧氏竟也微微一笑,显出平时少见的怜爱来,替庶女挼了一挼脸侧垂髫:“今日多得十一娘暗助,才让母亲之事顺利达成。”

    这么说来,小表妹的婚事已经无礙?十一娘自然为柳蓁高兴,虽说袁氏有些心结不甚乐意,将来阿蓁怕是会受婆母挑剔,不过王七郎确为良配,而王家其余长者事到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