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获新生(前途未明敌友难分;蛛丝马迹真凶现形) 第34章 波涛暗涌的柳氏族内

    第一卷 初获新生(前途未明敌友难分;蛛丝马迹真凶现形) 第34章 波涛暗涌的柳氏族内 (第2/3页)

没学会几分婉转机锋。可相比于她,长嫂沈氏就要委婉多了,这时说道:“年龄小小,倒也落落大方,想是有些出众之处,才受看重罢?”

    乔氏历来自诩大族,往常言谈就没有一处不藏机锋的,这时当然也不例外:“也是我那娣妇贤良,十一娘生母原与她有多年主仆情谊,可惜青春早逝,娣妇怜惜十一娘几分也在情在理,那孩子倒也聪慧,这回返京,与王家女眷同行,竟让袁娘子疼惜照顾一路,还允自家嫡女与十一娘结交,据说几个小娘子在途中闲来无事,十一娘受王小娘子教习,竟就能熟背整卷《子房诗赋》,归家后又得娣妇亲自启蒙,还没几日,今日竟就临了一首杜子房白玉兰诗贺娣妇生辰,阿家也赞十一娘字体工整,许也是惊异她小小年纪就能强记,今日才颇为亲近。”

    听起来都是好话,但果然就让秦氏想歪了。

    “丁点大般丫头,就懂得讨好诃谀,也真不简单,那袁氏是个什么脾性,你我又不是不知,历来自诩世家出身,高高在上矝傲十分,却最听不得人家奉承,行事常有可笑让人不屑处。”她与袁氏其实没什么交道,只因与京兆袁氏嫡宗女儿有隙,闺阁时被人排挤小看过,故而对整个袁氏家族都没有好印象。

    秦氏又再继续说道:“这世上哪有这多天才神童,多数都是家人抬举罢了,想来萧娘是真贤良,为主仆情份一场,有心抬举庶女,才有了今日这么一出,可世母一惯明允公正,才赢得族人诸多信任,这回却看不出其中有假?依我看来呀,到底是嫡亲血缘,干脆故作不察成全萧娘罢了。”

    这番话自然正中乔氏下怀,但以她一贯“教养”,当然不至于出言附和,反而顾左右言他岔开话题,只她冷眼旁观秦氏愤愤不平与沈氏默默有思,心里也是一片嘲讽——这两位心中作何盘算,哪能瞒得住她?

    京兆柳氏宗主历来只传嫡长,论来众人不应任何不服,然而眼下,大伯柳誉宜这宗主却是鳏夫,世人且以为大伯是对裴氏念念不忘不愿再娶,简直就是笑话,倘若大伯夫妇果真情深不移,裴氏又怎会“急病不治”?分明裴郑灭族,天家追究,阿家与大伯生怕受牵,才暗中促成这出。

    然而阿家又以担忧“声誉”“门风”为由,逼迫大伯立誓不娶,好教世人相信裴氏暴亡背后没有别因,并非柳家背信弃义不仁不义。

    而阿家这一手,可算两全其美。

    大伯长期居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