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老夫意已决
第三百七十七章 老夫意已决 (第2/3页)
见皇帝,一律挡回。
也就早朝时还能见皇帝露个面,但弘治皇帝之所以还开这个早朝,是看朝会上内阁首辅会不会表态,不然,早朝也都停了。
他们不知该怎么形容这等方式,备懒,斗气,躲避,自暴自弃?
若是他们的目光能穿越时空,看到几百年后,就能找到一个一针见血的词汇,躺平摆烂。
但这个躺平摆烂又一点都不彻底,要是彻底还好,可弘治皇帝是手握大权躺平了,将批红权,决策权牢牢抓在手里。
没有这些,他们这些内阁辅臣只有票拟的建言权,想要处理某件国事,拟好的奏本递上去,却得不到皇帝的批复,那这事就无法处理。
大明朝俨然半瘫了。
说句不好听的,若是国中有什么大事发生,又是这种状态,必然要出乱子。
而乱子一旦出现,招致骂名的将会是他们这些内阁辅臣,尤其是刘健。
史书上不会去记是皇帝的过疚,只会记载是他们不作为,是他们这几位内阁辅臣无能,才导致的此一劫。
就像五十年前的土木堡之变,其实是英宗年少轻狂,脑子一拍,自个儿要御驾亲征,在这其中,王振扮演的角色,是促成此事,是让群臣同意了此事。
也是英宗走到中途觉得御驾亲征太苦,太累。想回去面子上又挂不住,又是王振给递的台阶,说此处离奴婢家乡近,不如去奴婢家里看看。
如此才导致了此后的土木堡之变。
在此事上,大半都是英宗的自身过失。
可史书上只会记载是王振蒙蔽英宗,撺掇英宗御驾亲征,也是他唆使英宗非要去他家里做客,才有此国难。
一切骂名全都由王振背着。
王振只是个太监,他可能不在乎什么骂名,但他们在乎,他们是文官,他们是士人,他们最在乎的就是身后事,最在乎的就是落在史书上的名声。
谢迁在乎,所以他才忍不住质问,刘健在乎,所以他被夹得难受,若是不在乎,那两难顷刻便解。
一阵的沉默过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