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远远不够

    第三百八十九章 远远不够 (第2/3页)

公公说得在理,我大明应当督造大船,效仿当年的三宝太监出航,拿着海图按图索骥,先寻觅这佛郎机国的踪迹,再去寻找这海外之地的下落。”

    “陛下,此事事关我大明社稷千秋,当加紧督办。”

    兵部尚书马文升更是道:“据夏詹事所言,那海外之地的百姓正被佛郎机国大肆屠杀,如此恶行,天理难容,我大明朝理应吊民伐罪,解万民于倒悬!”

    闻言,殿内的许多人也唏嘘起来,纷纷附和,有的甚至一脸的悲悯,仿佛是看到了自个儿家里人被屠杀一般。

    不过,这确实非常符合华夏之人的理念。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论这个地方属不属于华夏,是不是华夏的地盘。

    甚至这个地方有没有去过也不打紧,知不知道在哪儿都不打紧,反正都是华夏皇帝的子民。

    子民受苦,怎能不去解救?

    当然,顺带拿上点子民的作物也是应当的,是恰如其分的。

    总之,这下西洋,已是被这帮大臣全面通过,他们的功业,他们的悠悠青史之名可都在于此了。

    况且,他们这下西洋,与郑和的七下西洋不同,郑和下西洋,朝廷虽说得了些许虚名,万国来朝,让皇帝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但实质性的东西却是一点没捞到,还给大明朝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每次出海都带着大量的奇珍异宝,赏赐给沿途的周边小国。

    总归一句话,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而他们却是带着神圣且崇高的目的。

    乃是为了求这种种如同仙种的作物,是为了复现三代圣王尧舜之世,甚至是超过三代之治。

    弘治皇帝亦是振奋莫名,仿佛大明盛世近在眼前,这个盛世将在他的手中被缔造出来,他弘治的年号将会堪比贞观,远超贞观,成为光耀万古的存在。

    殿中君臣,唯有户部尚书韩文不言不语,似乎一点都不兴奋,这个时候,他必须绷住。

    很快,弘治皇帝的目光便看了过来,“韩卿家,夏季的赋税前些日子刚征收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