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问他安得是何心思

    第三百九十二章 问他安得是何心思 (第2/3页)

的太平年。

    如今的税银只是在补去岁的亏空,秋季的税银收上来之后,还要填补这些窟窿,但经过夏税的填补,秋税只需往里头添上一些就能彻底将这亏空填平。

    然后留下要用的,多出来的银子,不论是国库,还是内帑,都会将其投入航海事业,接着造船。

    如果明年也居恒无事,明岁的夏银征收,照例留下朝中的开支所需,留下宫中的开支所需,多出来的接着用来造船。

    秋税也是这般,如此往复。

    这世上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过法,贫穷的大明朝想展开大航海行动,一下子当然拿不出几百万两的银子,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一点一点的慢慢来。

    国库和内帑携手努力,一并靠着这种凄惨可怜的方式慢慢的造船,等有朝一日,这舰队的规模差不多攒出来了,便开始着手下西洋的事宜,操练士卒,带着大明所有人的希望扬帆起航。

    可现在,一切都成空了。

    造船图,航海的海图被一把火付之一炬,别说是航海,就是这宝船都无从造起。

    怎么造?

    郑和七下西洋,并不是每次都到达同样的地方,而是一次比一次航行的更远,每一次下西洋结束后,都会总结此次得到的资料,绘制新的海图。

    不止如此,还会凭着这一次在海上航行的经验,对舰船进行改良,或是拓宽,或是收窄,或是加装桅杆,只求能应对海上更大的风浪,然后再朝着海洋的更深处进发。

    海禁实行了这么多年,整个大明朝上下对于海船的建造手艺早已停滞不前,造出来的海船根本无法承担远航的任务。

    要想造出合格的海船,只能通过郑和留下的那些造船图。

    可四十年前刘大夏的一把火,却将一切都烧的干干净净,烧毁了前人的心血,烧毁了今人的希望。

    “刘大夏给烧了.”

    半晌的工夫,朱佑樘才终于出声,声音轻的几不可闻。

    马文升抬头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弘治皇帝,又把头垂下去,“臣从那老吏口中便是如此得知的,当年刘大夏还和项尚书有过争论。

    刘大夏说下西洋之事劳民伤财,于国于民皆无半点利处,昔年郑和七下西洋,数千万两银子的靡费,如今陛下欲要重启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