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还是在诏狱里问比较妥当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百九十三章 还是在诏狱里问比较妥当 (第1/3页)

    其实夏源觉得便是问出来了,又能怎样,何况这个事其实都没必要问。

    刘大夏是天顺八年的进士,而成化三年,距离他中进士不过三四年而已。

    那个时候的刘大夏初入官场,还很年轻,应当还没被官场浸染,应当有着那颗为国为民之心。

    为什么说为国为民?

    因为郑和下西洋是彻头彻尾的劳民伤财,要说好处,向他国炫耀了国力,开辟了航线,提高了大明的造船水准,增添了华夏对海洋的认知。

    但是弊端更多,既没有开展海外贸易,将别国当做大明商品的倾销地,从而赚取财富。

    拥有了一支天下无敌的舰队,也没有通过武力去掠夺他国。

    甚至还像个踏马的傻哔,每到一个番邦小国就是大笔的真金白银赏赐下去,可以说,郑和的下西洋就是个亏本买卖。

    亏到姥姥家了。

    每一次出航都是数百万两银子的花销,得到的,无非一些所谓的虚名,所谓的友谊。

    这个友谊那是真友谊,谁不想和成天送银子的傻逼当朋友?

    便是那些小国来朝贡时,随便划拉点土特产,就能从大明朝带走大批的财富。

    不然那些小国不远万里,不辞辛苦的跑过来朝贡,是图什么?

    不就是图大明朝廷明明是个强盛无匹的帝国,可这个帝国却跟个智障一样?

    随便送点鸡零狗碎,得到的回赠就是绢布丝绸,金银宝货。

    要不是这样,谁愿意来,我在家里头躺着,等着你开着舰队给我送银子来多好?

    郑和的七下西洋无论被怎么标榜,无论算是怎样的丰功伟业,都难以掩盖其中的荒诞可笑。

    一支支出航的舰队耀武扬威的航行在海面上,给那些番邦小国送去赏赐的背后,是一个个被吸干精血的大明百姓。

    下西洋劳民伤财,这是人所共识。

    因此后面的大臣对此事总是反对的,而成化帝欲开海禁,欲要重下西洋,就是想再行劳民伤财之事。

    当时刘大夏烧了海图,烧了造船图,不论是出于为国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