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绝不是见色忘友

    七 绝不是见色忘友 (第3/3页)

难不要瞒着我们共同承担,这辈子我们永远是兄弟,永远相帮相衬。

    北京也只是一个小舞台,世界才是我们的大舞台,在哪里首先就业并不重要。你们就理解我吧,确实有点没出息,这句话我认。”

    一番话,严黄说的是情真意切,慷慨激昂,泪花点点。

    几个人算是默认了,他们还真的能够理解和认同严黄的理由。

    平时严黄从来不掩饰自己对美女的欣赏,也经常和他们在一起点评大街上的、演艺圈的、外国的等各类、各圈、各型的美女,严黄所表现出来的“色痴”是最出众的。

    六合兄弟为了量化美女的层阶,还搞了一个“千金测”评价标准模型,从样貌、身材、气质、情绪、独特性、直观与整体感受、耐看性等方面,测评美女属于哪个层阶。

    好在严黄是属于“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礼”那一拨的,私人生活并不紊乱。

    一次,严黄对一位教文学选修课的已经50多岁而且胖得不成样子的女教授进行了青春期想象描述。

    严黄说,这位老师年轻的时候,有轻盈体态,有传神美目,风情别样,是一位不次于台湾影星萧蔷的大美女。按照“千金测”指标,应该能够达到800金。

    兄弟们皆不信,因为按照老师目前状态,顶多也就是300金,于是打赌。

    六个人决定找一个借口和老师深入接触一次,看有没有机会瞻仰一下老师青年时代的风姿。

    经过一番思索,大家确定了一个关于诗人诗品与人格是否能够矛盾存在的文学与哲学问题到女老师家请教。

    由于几个人去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和老师探讨得相当深入。

    他们谈了想将外甥刘希夷诗句据为己有不惜下黑手的宋之问;谈了能够写出悯农之诗而又好奢华生活的李绅;谈了李白等十几个诗人;甚至还谈到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汪精卫。

    当时的场面十分热烈,当然最主要的是让老师为人师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以博得老师的盎然心情。

    最后老师很感慨地对他们说,可惜了,如果你们上中文系,都将有一番成就。

    老师高兴,一定要留他们几位吃饭,几个人装作受宠若惊地答应了,又不失时机地引诱老师拿出了相册,一睹老师不同时期的风采。

    好家伙,老师毫不保留地拿出了十大本相册,老师不同阶段的照片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