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子(1)

    第一章 楔子(1) (第3/3页)

慌忙出班:“陛下,小仙在此。”

    “免礼。”玉帝呵呵一笑,“文曲星,人间在三皇五帝时代,天下为公,所有部落领袖、酋长都是推举有能力的人担任的。及至后来,大道既隐,天下为私。贵贱有别,世卿世禄,贵者世代为贵,贱者世代为贱。三公、诸侯、士、卿都是世代相袭。造成了极大的不平等,众生多有抱怨。自从你的弟子喊出了‘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把‘学’和‘仕’联系起来,我很赞赏,所以朕派你主管天下文运,如此已过了数百年,不知现在效果如何啊?”

    文曲星奏道:“小仙感谢陛下对我的信任。小仙自从掌管天下文运以来,一直致力于将‘文’和‘仕’结合起来。‘文’离不开‘仕’,‘仕’也离不开‘文’。‘文’有了‘仕’才能有前途;‘仕’有了‘文’才能更让百姓归服。”

    玉帝点点头:“你且仔细说说。”

    文曲星君也好久没有向玉帝述职了,今日有问,恰好向玉帝汇报一下自己主管的下界的文运情况:“天下运数包罗万象,文运只是其中之一。大周末年,天下丧乱,诸侯并起,朝廷微弱。这时候,所有正向的运数都是衰微的,文运也是一样,想兴也兴不起来。秦始皇以前,除了世袭贵族以外,入仕途径大多以辟田、军功为主。攻城略地越多,官爵俸禄也就越大。后来,天下雄主不断涌现,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荡平四海,天下太平——当然,这些运数都是在陛下你的掌握之中。一运兴,百运兴,文运也不例外。小仙利用这个机会,实行了察举制。此举一出,汉代发掘出了不少治世能人,将大汉朝治理得井井有条,威扬四海,万邦来朝。此举不光使国运昌盛,而且还促使天下百姓们都以读书为荣,文运着实昌盛很久。不过,所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后来大汉国运衰败,政治黑暗,察举任人唯亲,加上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造成察举已不能明察,举非所举,流于形式。”

    “大汉气数已尽,这朕早已知晓。那么,人间今夕是何年呐?”

    “回陛下,如今下界是曹魏甘露年间。”

    玉帝慢声道:“曹——魏啊,曹魏也不能成就大气候。曹魏过后能有短暂的统一,但不会长久,然后天下还会有几百年的分裂。这期间你的文运将做如何安排?”

    文曲星君略一迟疑:“回陛下,针对察举制已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已有曹魏尚书令陈群改革察举,创立九品官人法。”

    “唔?九品官人法,那么实施效果如何呢?”

    “九品官人法实施未久,至于效果还不得而知,小仙正要派人下界察访。”

    “嗯,好吧,有了结果及时向我奏之。”

    “是,陛下。”文曲星君回到本位。

    “咳咳。”玉帝清了清嗓子,“诸位仙卿,刚才文曲星君的话你们也都听到了。下界为官取士的途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仙籍增录也与下界的为官取士一样,都要试着来,凡事不能武断。本次神仙增录大会原计划一次性选录完毕,但步子未免有点过大。所以我临时决定,所有神职都采取先举荐、考察,然后分阶段选录的方法,不知诸位有什么意见?”

    众仙面面相觑,谁都没敢出声。良久,太白金星打破尴尬说了句:“陛下圣明。”众仙听了,也忙齐呼道:“陛下圣明。”

    “好吧,既然诸位仙卿没有意见,那么都回去好好考虑考虑,尽量举荐一些六根清净、出类拔萃的来充实我们的神仙队伍。好吧,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