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四宝降生(2)

    第六章 四宝降生(2) (第3/3页)

大臣死后,后人根据他的生前事迹,在他的爵号中加一个适当的字。”

    “哦,我明白了。”舒晏略加思索,便道:“刘禅作为亡国君主,却在敌国安享欢乐,一点也不思念他的故土,这样,必然会获讥于世人。我想,世人一定会反其道而行之,赠他一个‘思’字。”

    韩宁听后大惊:“小侄果然聪明,正是‘安乐思公’!”

    舒博士也为孙儿的睿智感到非常吃惊,不过他却故作呵斥道:“小孩子知道什么!这一个‘思’字概括得极妙。只是所谓‘曲则全’,刘禅的乐不思蜀,焉知不是明哲保身之举呢?《谥法》中用哪个字做谥号都是有讲究的,每个字又包含不同的寓意。比如‘思’字其中一条就有追思前过之意。”

    舒安和韩宁志趣相投,两家本来就要好。韩宁想:现在这个孩子这么聪明,而且又跟自己的女儿同在天空中出现七色彩云的日子降生。自己的女儿也是冰雪聪明,举止不凡。嗯,两个孩子真是天生的一对。

    有了这个想法,从此,韩宁就更加喜爱舒晏了。

    正闲谈间,只见夏亭长推门走了进来,舒安和韩宁向夏亭长打过招呼,夏亭长先和舒博士彼此见过,然后对舒安和韩宁说道:“咱大晋四海初定,急需人才,朝廷命令各郡中正官以六条标准推举淹滞。现在,汝阴中正已经知会汝阴国相,向朝廷举荐本郡人才,国相已经行文到此。我想我们舒家庄就有两个贤人,可巧今天这两个贤人都在,不知舒兄和韩兄有没有兴致啊?”

    舒晏和韩宁听完夏亭长的话,明白他的意思,互相望了一眼,只淡淡一笑。

    舒博士问道:“不知是哪六条?”

    “一是忠恪匪躬,二是孝敬尽礼,三是友于兄弟,四是洁身劳谦,五是信义可复,六是学以为己。”

    舒晏一推韩宁的大腿:“韩伯父,什么是淹滞?”

    韩宁低头向舒晏解释:“淹滞就是像你父亲那样的,淹没滞留在民间,又有才又有德的大贤人。”

    舒博士说道:“这六条,韩贤侄也当得。”

    韩宁推道:“不不不,夏亭长、舒伯父,我怎么能跟舒兄相提并论呢。论才论德,不说舒家庄,就是整个汝阴郡,有谁能比得了我舒兄?”

    夏亭长道:“是啊,舒兄名重乡里,此次举淹滞非你莫属啊。”

    舒安呵呵干笑了两声:“我哪里是什么‘贤人’,分明就是个‘闲人’嘛!”

    夏亭长道:“二位贤侄,现在天下初平,百废待兴,正是为国出力的好时候。况且,此次被举荐,一旦成功,凭你们的才能,一定前程远大,你们可要三思啊!”

    “我舒安只是一介耕夫,耕田之余读读书,手头宽裕就帮帮乡里,这有什么值得说的?况且我久居山野,貌丑仪陋,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夏亭长看向舒博广,意思是请舒博士劝劝儿子。

    舒博广仰天大笑:“我寒门小户,难登大雅之堂,对,难登。”

    舒安的决定遂了舒博士的心愿,小舒晏尽管聪明,但还不懂大人们的心思。只有谢义把这些看在眼里,默默地摸了摸舒晏的头,虽然一言不发,但心里却在想着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