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乡邻有情(2)

    第十四章 乡邻有情(2) (第2/3页)

读读书。有时候,在干活儿休息的空当里,拿起小树枝来练练字。《论语》自不必说,五经中除了《周易》之外,其他的四经《诗经》、《礼记》、《尚书》、《春秋》在舒博士的指导下都已经学完。别看舒晏只有十四岁,还家务缠身,但他绝顶聪明,再加上有舒博士的指导,这四经基本都能融会贯通。在当时,朝廷规定,五经之中只要通一经就可以入朝为官了。不过,那是针对在太学读书的豪门子弟而言的,并不适用于广大庶族、寒门子弟。

    芷馨母亲的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并不需要芷馨照顾,相对来讲,芷馨要比舒晏轻松一些。她读过《论语》,但不大喜欢,除《诗经》外,她还稍稍读了一点《礼记》、《女训》之类。芷馨在不忙的时候,大多是在地上练字,复习《诗经》的内容。虽然现在家境越发的困难了,但刘氏却不想儿子若馨废弃学业,这样不符合她丈夫的遗志——虽然她始终不承认丈夫死了。芷馨是个女儿,读过一点书就行了,何况又会写很多字了。她现在只关心若馨的学业,虽然不想求功名,但总不能偏离其父亲太远。舒晏现在太忙一时指不上,所以若馨的书暂时全由芷馨来教。

    关于《诗经》中的风、雅、颂三部分,芷馨只喜欢《十五国风》和《小雅》部分,这两部分大多是各地民歌,朴素淡雅,描写的大多是普通人,不管是描绘劳动情景的,还是抒发男女爱情的,都是感情真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除了《风》和《小雅》之外,《大雅》和《颂》的部分,都是朝廷赞歌和宗庙祭祀的诗,她一点都不喜欢。

    舒晏、芷馨、若馨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读书生活。

    初冬的一天,桑树林里,桑叶基本落尽。舒晏和芷馨、若馨忙完家里的活儿,来到桑树林里修剪树枝。他们将桑树的枯枝剪去,因为桑树的害虫往往就藏在桑树中空的枯枝中。将剪掉的枯枝打上捆,带回家去当柴烧。

    舒家比韩家的地多,但是舒晏手脚麻利,上上下下,时而举着剪子剪树枝,时而弯下腰将树枝捆起来,效率并不比芷馨姊弟慢多少。芷馨看着舒晏,回想起曾经总角时两个人的欢乐,仿佛就在昨天,不由地感叹,怎么世事弄人,变故得这样快,两个人如今都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不要说在一起欢笑了,就连见面的机会都少了。

    芷馨非常喜欢《诗经》,平日的喜怒哀乐都靠《诗经》来抒发。她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看着舒晏束起的头发,此情此景,让她想起了《齐风》中的一首诗,情不自禁地吟唱出来: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舒晏也精通《诗经》,芷馨一吟唱,舒晏就明白其中的意思了。大意是:不要费力去种大田,只有大草长得茂盛。不要思念远方的人,那样会让你感到忧伤……俊婉的小小总角少年,怎么几天不见,就已经成年了呢!

    他何尝不感叹,只是这样又有什么用?徒然增加伤感罢了。

    “芷馨,《论语》说得好,既来之,则安之。悲伤无益,一切总会好的。”

    芷馨正自惆怅,忽见施家的田庄头走过来,冲着舒晏说道:“舒小郎,这么勤快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