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劳军风波(1)

    第二十三章 劳军风波(1) (第2/3页)

师到底有多威武。”

    “好的阿公,到时候我搀着你去看。”

    自从舒安被洪水冲走后,家里的柴米油盐都由舒晏操心。虽然有跟施家换地的几万钱,但天长日久,那点钱能撑多久?去年跟施家换过来的桑树林,只有不多的成年桑树,剩下的大多数还不能采桑叶。家私万贯不如日进分文,在耕读之余,舒晏总想着如何让家里有些进项:他有时把家里的鸡蛋攒满一竹篮,拿到市上换点油吃;或者约若馨去西山砍点柴,挑到城里去卖。

    这天,舒晏又早早地去西山砍了一担柴,巳时刚过,他就挑着这担柴进了汝阴城,在西市一处空地上把柴放下来,喘口气。舒晏喜欢这个季节,不冷不热。前几个月的时候,砍一担柴挑过来,身上都会出一身热汗,风一吹,脊背嗖嗖的凉。

    旁边是一位花白胡子的老头儿,他脚下摆着一篮子猪苓。舒晏经常来西市卖柴或者是鸡蛋,偶尔也会遇到这个老头,他向前招呼道:“公公,好几天没看见你来卖了啊。”

    “是啊,小郎,家里的存货没有了,耽搁了几天。”

    这一老一小两个人,并不知道对方姓名,只是随便打声招呼。老头儿喜欢舒晏这个小伙子:热心,懂礼貌,浓眉大眼,仪表堂堂,尤其是眉间的胎记,更显得相貌不俗。今天,这位老者忍不住好奇,问道:“小哥贵姓?”

    “在下免贵姓舒,敢问公公尊姓?”

    “老叟姓唐……”

    晋时对小商贾极为歧视,规定小商贩们都必须一只脚穿黑鞋,一只脚穿白鞋,头上戴着头巾,头巾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及所卖商品的名称。这原本是只针对市场中介人的规定,一脚黑鞋一脚白鞋表示他们分别代表买方和卖方。后来有些地方竟将这一歧视性规定扩展到了所有的小商贩身上。不过这一规定只限于没有土地的专职商人,像舒晏这样的农家出身的临时商贩不受此限制。而这位唐老者显然也不是专门的商人出身。他没有脚穿黑白鞋,头上更没有写有名字的头巾,所以他们双方并不知道对方姓名。

    还没等唐老者往下说,这时候,突然走过来两个官差模样的人,对着舒晏等人说道:“所有人听着,前日,汝阴邱国相已经发过告示,我大晋神兵已经灭了吴国,凯旋之师不日就将经过我地,我们要全力做好接待工作,慰劳我们的将士们。现在你们将你们所卖的货物全部送到郡国署,到时候,等大军走了,邱国相会按原价给你们货钱。好了,所有人,马上,挑着你们的东西跟我走。”

    大伙儿一听,都很高兴,郡里把自己所卖的东西全部买走了,不用自己在这里苦等买主了,而且还按原价给付货钱,这不是好事吗?最重要的是还慰劳了对国家有功的将士,相比卖给其他人,怎么着都觉得意义非凡,有点光荣的感觉。众人都积极地挑起担子,跟着官差走。只有唐老者反应冷漠,步履蹒跚地走在队伍的最后。

    几十个人舞动着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