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见此邂逅(1)

    第二十五章 见此邂逅(1) (第2/3页)

又荣任散骑侍郎,天天陪王伴驾,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这是第二喜。所以说是‘双喜临门’。敝人只知道这些,不知漏了哪一喜,请公子明示。”

    “哈哈,邱国相所说的‘第一喜’、‘第二喜’,实则是‘第二喜’、‘第三喜’,而‘第一喜’却并未说出。”

    施惠笑斥道:“得儿,你在卖什么关子?什么‘第一喜’、‘第二喜’的,邱国相已然将双喜说出,你赶快说出另一喜来,否则,就以哗众取宠论处!”

    施得从几案后走出,站在厅堂中央,大声道:“这第一喜——不光是我家的喜事,也是我等大晋子民的共同喜事——那就是我大晋皇帝收了东吴,结束了百余年的军阀割据混战,完成了魏蜀吴三国都没有完成的大业,统一了天下,令八方臣服,四海称臣,万民安居乐业。请问,这不是全天下最大的喜事吗?常言道,‘有国才有家’,国家的喜事也就是我施家的喜事,而且是最大的喜事!你们说对不对?”

    施得将调子唱得这么高,谁能不奉承?大家纷纷拍手称是。邱守泰听完哈哈大笑:“施公子别看年纪小,气概却大,说的话真令我等刮目相看,以后学问自然出于我等之上。说得对,天将福运予我大晋,我大晋光熙永世,施府也秉受福蔽,如此说来,果然是三喜临门!”

    “嗯,对,施府三喜临门,可喜可贺啊!”众人在附庸着。

    “他哪里有什么真才实学,不过是随机应变罢了,关于学问,这些日子我正要抓空考一考他呢。”施惠虽如此说,但却笑得合不拢嘴,他举起酒杯,对众人说道:“诸位——,在这喜庆时刻,我们必须满饮三杯,祝我们大晋永远繁荣昌盛!”

    邱守泰也端起酒杯:“祝我大晋繁荣昌盛,也祝施将军步步高升,财源广进!”

    众人都满饮了三杯。放下酒杯,邱守泰问道:“施将军在京师为官,见多识广,洛中可有什么新鲜事吗?”

    施惠常在皇帝身边,巴不得在众人跟前显摆显摆:“京师人多地广,又是一等繁华之地,市井中的奇闻异事不胜枚举。那些且不谈,今天我先跟你们说说朝堂之上的小故事。那个吴国旧主孙皓,他也是个有意思的人。就上个月,孙皓随大军被押回洛阳。在太极殿,孙皓朝见陛下,行臣子之礼。当时我也在朝堂之上。我皇陛下在金殿上赐座给孙皓,并对孙皓说,‘我设此座等卿很久了。’这句话表面上很客气,但在亡国君主听来,恐怕难以受用。没想到孙皓却用一句话化解了这种尴尬,他说,‘臣在南方也曾设此座以待陛下。’这话回得既巧妙又符合实情,吾皇听了,便同孙皓一起笑将起来。”

    大家听完这个故事,施惠又讲了几个。邱守泰道:“除了朝堂,洛中的豪门士族之中可有什么新闻吗?”

    施惠有了一些醉意,话也多了起来:“最近几年,洛阳的豪门士族们都开始享乐起来了,锦衣玉食,豪奢无度,甚至互相争奢斗富。比如太尉何曾及其子何劭、皇亲羊琇、王恺、王济、石崇等人。何曾连太官署供给的御膳都不屑吃,而自供饭食,每天要花一万钱,还说没有值得下筷子的肴馔;其子何劭,每天更是翻倍至两万钱;何氏父子虽然豪奢,但却比不过二王一羊,而二王一羊又比不过石崇……”

    在座的众人虽说都是有身份的,但终究偏居一隅,没见过洛阳的大世面,施惠大讲洛阳的奢华之风,听得众人目瞪口呆。

    最后,施惠又道:“要说新鲜事,还有一件,但只是对于偏远一点的郡国来讲算作新鲜,对于京师及大郡来讲早就习以为常了,那就是京师中的世家公子日趋缺少阳刚之态,擦脂抹粉不光只是大家闺秀的事,世家公子们每天出门,也必抹脂粉,所以洛阳城中脂粉时价一日贵似一日……”

    施惠正在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