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7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0017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第3/3页)

挚,西北风吹过发丝,涩涩的眼球忽然有些湿润了起来。

    高墙上最宏伟的碉楼中,华服青年面朝北方落座末位,身后众人诧异,未敢落座。

    “四位王叔随意,勿拘礼节!”说罢,青年挥手示意众人落座。

    “朕,只是喜欢看着雪山而已!虽然每年都来,但还是牵挂回肠呐!”周元眼泛寒星,一副上位者的口吻。

    身后四位中年人依次落座,其余三人侍立周元身后。

    “丞相也坐吧!还有冯太常!”周元随意说道。

    “臣不敢!”丞相古井轩与太常冯亮躬身辞谢。

    “今年的天气似乎比往年更冷了!”周元远眺着已经冰封的闯河,意味深长地说道。

    “回陛下!照往年记载,闯河的冰封期已经可以维持六个月了,尤其这五年,每年增加的天数是往年的数倍,若照如此速度,最晚三年,闯河的冰封期便可维持到七个月了!”太常冯亮躬身回道。

    闻听此言,三王骇然,唯有北州王周慕云表情淡然。

    “看来,三王叔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呀!不妨说来听听,好教侄儿以解燃眉之急!”周元微笑着冲周慕云说道。

    “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尔,宁卧沙场,绝不死于家中。”周慕云虽然年近六旬,但说出的话却掷地有声,让人无法产生质疑的想法。

    “可我大周的儿郎们都准备好了吗?”周元变得面无表情起来,只从话语中根本听不出他的情绪。

    “西州披甲二百,皆可赴死!”

    “南清州虽有疥癣之患,但只要陛下一声令下,靖国军三百万同愿!”

    “东州……”

    “可——五州之甲虽近千万,难道就能保证守住玄关吗?”周元打断东州王的话,质问道。

    言罢,见无人答话,周元起身欲走“百年前我五国兵,二十换敌一,如今我大周兵比之五国悍卒如何?”

    四王刚要回答,却听周元继续说道“丞相留下,再与四位王叔商议下今年的兵演。朕再去转转,冯太常就给朕介绍介绍此处可还有奇人呐?”

    冯亮当前引路,二人随即下得楼去。

    “丞相,陛下这是何意?”四人中最年轻的东州王,周严松,问出了众人心中的疑惑。

    “陛下心思,岂是我一介书生能够猜度!诸位王爷,我等还是商讨一下今年的演戏吧!”古井轩满脸堆笑,毫无破绽地说道。

    “哼!古千秋不愧是伴君一甲子的老狐狸呀!他的那点儿本事,你是全都学去了,甚至还更上了一层楼!”北州周慕云毫不客气地说道。

    “即便你父亲,当年也会暗示一番,你总不能滴水不漏吧!”南州周严甫靠近道。

    “莫不是,陛下要来真的?”西州周严序猜测到。

    “所谓临阵磨枪,眼看大战将起,诸位的麾下若还不如当年的五国军,难道要让我大周易主吗?”古井轩沉重地说完,随后又笑呵呵地说道“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可未必就是陛下的意图呀!”

    “可一旦伤及百姓,失了民心,那不是一样……”周严松叹息道。

    “虽说大战一起,百姓终成负累,但……”周严甫也担忧道。

    “哼!那也总好过让敌人分而食之!”周慕云义愤填膺道。

    “即便如此!三年时间,五州兵又怎么可能比得过当年历经三十年恶战的五国军?”周严序说出了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

    “那就要靠,诸位王爷了!”古井轩笑了笑,随后又说道“诸位王爷可知我大周年存多少粮?一旦开启国战,又能维持多少人温饱?即便温饱,又能维持几日?而我大周又有多少老弱病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