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天才对决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12章:天才对决 (第1/3页)

    决定谁会被淘汰的综合排名,由每一次的训练决定。

    这就要求,每一次训练,都不能够懈怠。

    当然,排名一直位列前茅的话,或许可以除外。

    第一天的训练,卫肖就体会到了,平常自己埋头苦练,和在专业队训练的区别。

    在前面半个小时里,他们谁都没有碰到篮球。

    这兴许就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业余爱好者眼里都是篮球,但实际到了比赛,多数球员在多数时间里,打的都是无球。

    不断地折返跑,防守的横向移动,为了给队友挡拆,或者拉开空间的战术性跑动等等。

    好在卫肖也算略懂一二,他投入其中,按照要求完成各项训练。

    白有维就没这么有耐性了。他就只想赶紧拿到篮球,去会会校队的老成员。

    所以在常规训练当中,白有维其实表现并不如卫肖。

    一来他是自己半路出家磨练的基本功,并不是特别扎实,甚至可以说,是属于技术比较粗糙那种。

    在打比赛的时候不明显,可是把每种技战术切分开,就暴露无遗了。

    训练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白有维最期待的部分可算来了,丁奕可将十个人分成了两队,进行一轮队内对抗赛。

    不计算时间,哪一边先进10个球,哪边就提前结束训练。

    输掉的一方,就要加练一百个定点投篮。

    所以丁奕可尽量让两队的实力和身高平均。

    卫肖和白有维分在一组,他们和三个老队员一队,余高爽,卢斌,和那位大四学长。

    卫肖是最矮的,表面上只能由他来打控球后卫;

    最高的白有维客串中锋。

    老队员们按身高排的话,余高爽打到了大前锋,卢斌小前,大四学长得分后卫。

    不过位置都是死的,只是一个叫法而已。到了球场上,球员们按照自己的特点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那才是重点所在。

    卫肖其实并不喜欢打控球后卫,真正负责组织的,其实是大四学长。

    这位小眼睛的学长本来就是队里的替补控卫,他知道如何阅读比赛,控制比赛节奏。

    四年的全国高校大赛经验,其中两年是决赛圈,这点经历可不是盖的。

    他很快就知道这支临时凑在一起的队伍该怎么打才能建立优势。

    进攻端,卫肖和白有维都有着不错的投篮,卢斌擅长突破;

    如果无球跑动找不到机会,那就可以把球给到卢斌,让他持球突破,有机会就自己打,没机会就分球。

    刚好,白有维对位胖子,他可以把胖子拉出来,减缓卢斌突破的压力。

    合理的进攻令到得分变得顺心如意,前五个球,更快找到节奏的他们,以四比一领先。

    白有维和卢斌各进两个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