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下大势

    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下大势 (第3/3页)

逵等八镇,总计兵马十二万,需要二百四十万两。

    合计就七百多万了,而南京小朝廷一年就六百万,而朝廷支出,把能去的都去了,也需要一百多万,实际每年缺额二百二十五万两,这还不算辽镇,算上之后,奔五百万缺额去了。

    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达不成一致,所以潞王一直就没法称帝。

    问题在于,很多军镇都是虚报员额,江北四镇尤甚,高杰所部确有三万多人,而其余三镇都是两万兵,甚至不足两万,但都是按照三万来要的。

    虽然在拥立潞王为监国这件事上出现了坎坷,但吴三桂成竹在胸,在他看来,只要北风季一到,辽镇五万兵到了江南,一切都会好起来。

    他制定的方略是联北限南,江北四镇和楚镇都需要拉拢联合,毕竟将来是要靠这些兵对付大顺的,对其提出的要求,吴三桂都认为可以答应,但对于其他势力,则进行限制乃至吞并。

    首先就是福建镇,是与李肇基商定好的,要覆灭之。灭了福建镇,就多出至少两万两千人,甚至更多的饷。

    京营六万和长江上的督抚、操江、军镇都不需要,在吴三桂眼里,长江就是和南京就是他吴家的,辽镇就是京营,辽镇到了南京,南京和江防全部交由辽镇来,原有的各镇,或吞并或裁撤或剿灭。

    而黄斌卿等东南沿海的军镇也不需要,海上并无威胁,要海防干什么?

    在吴三桂看来,日后南明朝廷的全部资源投入到养辽镇和对抗大顺这方面来就可以了,其余的,应减尽减。

    因此,吴家在利益分配上索性就不着急,一直压着钱谦益和史可法不给任何军镇发银子,就是要等辽镇精锐抵达,再合纵连横。

    中原和江南都热闹非凡的时候,辽东却是处于一片安宁之中。

    整个七月,陈平部沿着辽东东海岸线向着鸭绿江口一路扫掠,粤军沈犹龙部则在辽西和锦州清军对峙,李肇基的东方旅,或休整或整训或扩军,忙的不亦乐乎。

    清军也消失无踪,一开始,阿巴泰率领整合的四千多清军,消失在了辽河套的平原上,希望在东方旅分兵扫掠时给李肇基致命一击,但紧接着,多尔衮以汉藩名义媾和,东方旅不再扫掠,安心在辽河套休整。

    整个七月唯一的战事就是李肇基派兵攻占了尚藩的藩城——海城。

    这场战斗乏善可陈,十八磅重炮在海城城墙上轰击出了一道长三十多米的缺口,海城就此投降,海城守军护卫着部分家眷‘突出重围’,但实际却是,这场战斗是李肇基与尚可喜的私下合作,是打给满清看的。

    东方旅占领海城,大军并未入城扫掠,甚至主力仍旧住在城外,只有一个步兵营和亲随卫队进城,却也只是维持秩序。东方旅没有动尚藩的一砖一瓦,而海城的陷落给了满清压力,多尔衮批给的二十万两白银无人再敢拖延,直接送到了李肇基的大营里。

    这个七月,李肇基在围猎、写信、看信,算计别人,也防止被别人算计。

    他也看了好些热闹,看到李香君和卞玉京从一开始对朱由崧的顺从与敬仰,变成了讨厌与鄙视。

    看到了朱由崧那水平低劣、让人牙碜的情诗,看到了朱由崧因为偷看别人洗澡,被追的满院子逃跑的窘迫。

    一直到七月末,当顺军的援军全数抵达了长兴岛,李来亨连来几封信催促进军的时候,李肇基带上亲随,一路抵达了复州城。

    新